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6,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2  93  94  9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异口同音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参同契
眼同
普同塔
普同问讯
众同分
钝同二乘
万善同归集
仪同三司
声闻与缘觉同异
随类应同
应身与化身同异
證道同圆
体性同体
异口同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人数多时,众人为同一之语也。报恩经一曰:「异口同音,俱发声言。」南本涅槃经十曰:「异口同音,唱如是说。」慈恩之弥勒上生经疏曰:「身别故异口,语等故同音。」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名。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于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参同契
【佛学大辞典】
(书名)石头和尚希迁所作。其结句云:「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眼同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众眼同见为事。元朝之俗语也。
普同塔
【佛学大辞典】
(杂名)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于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
普同问讯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语。与大众一时问讯也。
众同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名为众同分。俱舍论十五曰:「弃舍众同分。」谓人之死也。(参见:同分)
同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参见:彼同分)
钝同二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分通教之菩萨为钝利二种,其钝根之菩萨不能證悟中道,故与二乘同一。是曰钝同二乘。
万善同归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宋延寿著。明众善尽归于实相者。
仪同三司
【佛学大辞典】
(职位)唐代宗初赐不空三藏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见僧史略下。
声闻与缘觉同异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随类应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随众生之机类而施,叶于其根性之教化也。
应身与化身同异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识论法华论等于化身之外不立应身。则化身即应身也。(参见:三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證道同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之语。别教之初地菩萨,断一品之无明而證一分之中。圆教之初住亦然。故别教初地之證住与圆教之初住,同其断證,谓之證道同圆。
体性同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理之法门而论,则如来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