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8,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同宗
同春
同襟
并同
名同
同侪
同契
好同
同岁
同尽
同伴
同和
同源
同情
尚同
《國語辭典》:同宗  拼音:tóng zōng
同出于一个祖先。后也称同族、同姓为「同宗」。《仪礼。丧服》:「同宗则可为之后。」《三国演义》第二八回:「此人是备同宗,备往说之,必无推阻。」《红楼梦》第一六回:「与贾琏是同宗兄弟,又与黛玉有师徒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
《韵府拾遗 真韵》:同春
郭钰诗枯槁皆同春
《国语辞典》:同襟  拼音:tóng jīn
相同的胸襟、怀抱,指心志相同。唐。杜甫〈醉时歌〉:「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宋。王十朋〈书院挂额展筵雅会也戏集诸堂轩斋名作诗〉:「恢义高风倡,同襟旧好敦。」
《漢語大詞典》:并同(並同)
(1).共同;一起。东观汉记·张奂传:“﹝ 张奂 ﹞使 匈奴 休屠各 及 朔方 乌桓 并同反叛。”
(2).全同。隋书·礼仪志五:“今耕根车,以青为质,三重施盖,羽葆雕装,并同玉輅。” 唐 韩愈 《袁州申使状》:“今既频奉文牒,前后并同,在 愈 不胜战惧之至。”
《韵府拾遗 东韵》:名同
韩非子此夫名同而实有异者也
分类:名同
《國語辭典》:同侪(同儕)  拼音:tóng chái
同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明。李贽〈又答京友书〉:「近也稍知反古者,至或同侪相与呼字,以为不俗。」
《漢語大詞典》:同契
(1).契合。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上同契於 稷卨 ,降合颖於 伊 望 。”晋书·宣帝纪:“岂非忠诚协符,千载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邪!” 宋 秦观 《王朴论》:“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契。”
(2).犹同志;同心。 晋 陆机 《赠顾令文为宜春令》之四:“比志同契,惟予与子。”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丁譁》:“繾綣覯良宵,千载结同契。”
《韵府拾遗 东韵》:好同
隋书苏威传好同恶异有乖直道
《國語辭典》:同岁(同歲)  拼音:tóng suì
1.年龄相同。唐。白居易 自觉诗二首之一:「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2.同一年。《晋书。卷六六。刘弘传》:「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弘不疑之。」
3.同年被荐举的人。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漢語大詞典》:同尽(同盡)
同时毕命;同归于尽。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尽,可怜七尺如鸿毛。” 阿英 《李闯王》第四幕:“我 吴三桂 就是投顺过去,一朝再有变化,又怎么是好?真个与他同尽吗?”
《國語辭典》:同伴  拼音:tóng bàn
1.结伴同行的人。唐。温庭筠西州词〉:「回头语同伴,定复负情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内中一个女子正色道:『法师做醮,如何却说恁地话!』拉了同伴,转身便走。」
2.同夥共事的人。如:「他是我多年的工作同伴。」《元史。卷一○四。刑法志三》:「诸盗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能捕获同伴者,仍依例给赏。」
《漢語大詞典》:同和
(1).彼此和谐;相互协和。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国语·齐语:“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天子无东顾之忧,方伯有同和之美。”
(2).谓与……同样和煦。形容仁爱。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伏惟尚书春日同和,秋霜共烈。”
《國語辭典》:同源  拼音:tóng yuán
1.水流来自同一源头。晋。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同源异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
2.事物之来源相同。《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延笃》:「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國語辭典》:同情  拼音:tóng qíng
1.同一心思。指好恶观念、意见相同。《韩非子。扬榷》:「参名异事,通一同情。」《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
2.同谋、同夥。宋。苏轼 乞医疗病囚状:「若死者稍众,则所差衙前曹司医人,与岳子同情。使囚诈称疾病,以张人数。」《董西厢》卷二:「虽被贼掠,皆我开门迎贼所致,执作同情,何辞以辩?」
3.一种情绪。指对于他人的遭遇,在情感上发生共鸣,或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理解。如:「他的遭遇,令人同情。」
《漢語大詞典》:尚同
(1). 墨子 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墨子·尚同中:“﹝里长﹞率其里之万民,以尚同乎乡长。曰,凡里之万民,皆尚同乎乡长,而不敢下比。”墨子·尚同中:“﹝乡长﹞有率其乡万民,以尚同乎国君。曰,凡乡之万民,皆上同乎国君,而不敢下比。”
(2).谓混同于流俗。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士大夫﹞以慷慨直言为卖直,以清修自好为不情,流弊之极,至於北伐,举朝趋和,而争之者不数人。今既更化,当先破尚同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