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6,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有福同享
永结同心
与国同休
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
有女同车
义同生死
共同点
大同教
大同盟
自同寒蝉
自厝同异
扑同
薄海同仇
比众不同
《国语辞典》:有福同享  拼音:yǒu fú tóng xiǎng
共同分享成果、幸福。如:「俗话说:『好朋友应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国语辞典》:永结同心(永结同心)  拼音:yǒng jié tóng xīn
心永远连结在一起。多为新婚贺词。如:「参加婚宴的来宾们举杯祝贺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国语辞典》:与国同休(与国同休)  拼音:yǔ guó tóng xiū
到国家灭亡时才停止,意即和国家命运同生共死。《通俗常言疏證。朝署。与国同休》引《巧团圆》剧:「你的恩官,止做得一代;我的世袭,还是与国同休的。」
《国语辞典》:与民同乐(与民同乐)  拼音:yǔ mín tóng lè
和人民一同享乐。《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也作「与民偕乐」。
《国语辞典》:与民同忧(与民同忧)  拼音:yǔ mín tóng yōu
和人民同担忧、共患难。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者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国语辞典》:有女同车(有女同车)  拼音:yǒu nǚ tóng chē
《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有女同车,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或亦指婚者美其新妇之诗。首章二句为:「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国语辞典》:义同生死(义同生死)  拼音:yì tóng shēng sǐ
情深义重,生死与共。《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
分类:生死与共
《国语辞典》:共同点(共同点)  拼音:gòng tóng diǎn
二者或二者以上所具有的某种相同的地方。如:「做事脚踏实地、细心负责是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点。」
《国语辞典》:大同教  拼音:dà tóng jiào
十九世纪波斯人巴孛所创,其教义倡导万教同源,天下一家,排除一切种族、性别、阶级、宗教的偏见。最高机构是设在以色列海法的国际正义院,全世界现有一万七千多处的地方教会。也称为「巴哈易信仰」。
《国语辞典》:大同盟  拼音:dà tóng méng
多数国家或团体共同缔结盟约所形成的大团体。
《國語辭典》:自同寒蝉(自同寒蟬)  拼音:zì tóng hán chán
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比喻沉默不语。《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漢語大詞典》:自厝同异(自厝同異)
谓自找矛盾,互相不和。宋书·沈攸之传:“卿忘 廉 、 藺 、 寇 、 贾 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国语辞典》:扑同(扑同)  拼音:pū tó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的声音。《水浒传》第二九回:「听得扑同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也作「扑通」。
《国语辞典》:薄海同仇  拼音:bó hǎi tóng chóu
薄海,到达海边,指海内各地。薄海同仇指全海内之人皆以为仇敌。比喻激愤到极点。如:「看到敌人令人发指的暴行后,激起了大家薄海同仇的愤慨心理。」《台湾外纪》卷四:「况闯贼为仇明朝,未曾得罪于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共伸大义。」
《国语辞典》:比众不同(比众不同)  拼音:bǐ zhòng bù tóng
出众,与常人不同。如:「咱们的孩子多么比众不同啊!」
分类:出众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