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6,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同心一德
同心一力
同心一意
同心戮力
同心圆
同性恋
同性恋恐怖
同休等戚
同休共戚
同学弟
同学究出身
同学录
同业相仇
同义词
同义语
《漢語大詞典》:同心一德
同“ 同心同德 ”。 明 李东阳 《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 清 鲁一同 《盖宽饶论》:“以 宣帝 之明, 魏侯 为相,同心一德,而使国有杀諫之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此时财政外交困难已极,我军民同心一德,犹惧颠危。”
《漢語大詞典》:同心一力
同“ 同心协力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后汉书·吴汉传:“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
《漢語大詞典》: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请得奉命弔 表 二子……及説 备 使抚 表 众,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分類:心志一致
《國語辭典》:同心戮力  拼音:tóng xīn lù lì
齐心合力。《宋史。卷一一四。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今日之事,皆赖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业。」也作「戮力同心」。
分類:齐心合力
《國語辭典》:同心圆(同心圓)  拼音:tóng xīn yuán
数学上指同一平面上,圆心相同而半径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
《國語辭典》:同性恋(同性戀)  拼音:tóng xìng liàn
1.一种性倾向,以同性者作为情欲或亲密关系对象。
2.一种自我身分认同,为「同性恋者」的简称。
《高级汉语词典》:同性恋恐怖  拼音:tóng xìng liàn kǒng bù
对同性恋或同性恋者的无理畏惧
《漢語大詞典》:同休等戚
见“ 同休共戚 ”。
《國語辭典》:同休共戚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共同欢乐、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周书。卷二一。列传。尉迟迥》:「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杜审权》:「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漢語大詞典》:同学弟(同學弟)
旧时对同官的自谦的称呼。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同官谦称:“词林典故:凡翰林前辈柬称年家眷同学弟。又若后辈之父係前辈,则敍科分係后辈,则称同学弟。”
《漢語大詞典》:同学究出身(同學究出身)
唐 宋 科举均有学究科。 宋 代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者,称为同学究出身。亦有未经科举而恩赐此称的。 宋 曾巩 《秘书少监陈公神道碑铭》:“子五人,曰 儼 ,尚书比部员外郎……曰 伟 ,同学究出身。”宋史·太祖纪三:“辛卯,赐布衣 王泽方 同学究出身。”宋史·选举志二:“是秋,四方士集行在,帝亲策于 集英殿 ,第为五等,赐正奏名 李易 以下四百五十一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同出身。”
《國語辭典》:同学录(同學錄)  拼音:tóng xué lù
载有毕业届别、班别、通讯处等资料的同学名录。如:「这本同学录记载同学的资料相当详细,你要好好保存它,以便于通讯连络。」
《漢語大詞典》:同业相仇(同業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同美相妒,同业相仇。”
《國語辭典》:同义词(同義詞)  拼音:tóng yì cí
语言不同而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词。凡语义相同的称为等义词,不仅认知意义一致,且更在感情色彩或风格特点上亦无差别,如「元音」和「母音」二词。又如「番薯」和「地瓜」二词。此类例子极少。绝大部分同义词属于主要意义基本相同,但程度、色彩、风格等有别的近义词,如赞成、同意。
《漢語大詞典》:同义语(同義語)
亦作“ 同意语 ”。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本质或特征。《新华日报》1943.2.20:“法西斯是野蛮的同义语,法西斯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进化了的人类复归于野蛮。” 柳青 《狠透铁》十一:“至于‘现在’这个概念,对于他永远是奋斗的同意语。”《人民日报》1984.7.16:“打这以后,‘顶风上’就成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同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