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8,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轨同风
星汉同高
形名参同
行合趋同
行同能偶
小异大同
协同作用
协心同力
协力同心
小会同
民族同化
普同文化
普奥同盟
貌同实异
视同具文
《國語辭典》:一轨同风(一軌同風)  拼音:yī guǐ tóng fēng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本《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后指国家统一,政令一致。《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分类字锦》:星汉同高(星汉同高)
萧纶贞白先生陶弘景碑道风与星汉同高胜气与烟霞共远
分类:隐逸
《國語辭典》:形名参同(形名參同)  拼音:xíng míng cān tóng
形名,形体名称。参同,参验查證。形名参同本为法家学说,后比喻名称和事实相符。
《國語辭典》:行合趋同(行合趨同)  拼音:xíng hé qū tóng
行为与志趣相投合。《淮南子。说山》:「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分類:志趣
《漢語大詞典》:行同能偶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漢語大詞典》:小异大同(小異大同)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滙为长编,即千篇一律。” 鲁迅 《华盖集·通讯》:“在现在,我倒只希望这类的小刊物增加,只要所向的目标小异大同,将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联合战线。”参见“ 大同小异 ”。
《漢語大詞典》:协同作用
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效果优于单独的效果之和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协作作用,它比一种药物单独使用的作用更大
《漢語大詞典》:协心同力(協心同力)
见“ 协心戮力 ”。
《漢語大詞典》:协心戮力(協心戮力)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辈当念祖父沦亡之痛,协心戮力,仰扣庙堂。”亦作“ 协心同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讨满洲檄》:“协心同力,併復中原。”
《國語辭典》:协力同心(協力同心)  拼音:xié lì tóng xīn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旧五代史。卷一○三。汉书。隐帝本纪下》:「协力同心,安邦定国。」《三国演义》第一回:「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也作「同心协力」。
《漢語大詞典》:小会同(小會同)
谓王使卿大夫与来朝的诸侯使臣行会同之礼。周礼·春官·小祝:“凡外内小祭祀、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 贾公彦 疏:“小会同,谓诸侯遣臣来,王使卿大夫与之行会同之礼。”
《国语辞典》:民族同化  拼音:mín zú tóng huà
一个民族在语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渐融入于另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过程。
《国语辞典》:普同文化  拼音:pǔ tóng wén huà
异文化间所具有的某些相似的文化内容。文化因需要而生,因人在生物上同属一种,故有此种现象。
《国语辞典》:普奥同盟(普奥同盟)  拼音:pǔ ào tóng méng
西元一八七一年普奥所签立的秘密军事同盟。为普法战争后,普惧法复仇,所采行的一种外交措施。
《国语辞典》:貌同实异(貌同实异)  拼音:mào tóng shí yì
外表相同,本质有差别。如:「这两件物品是貌同实异,价格也不一样。」
分类:外表本质
《国语辞典》:视同具文(视同具文)  拼音:shì tóng jù wén
当做虚文看待,不按其规定去实行。如:「军事命令岂可视同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