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8,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薰莸不同器
熏莸不同器
押合同
一心同功
一心同归
一心同体
一中同长
一民同俗
一脉同气
一门同气
一视同仁
仪同三司
一辞同轨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國語辭典》:薰莸不同器(薰蕕不同器)  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
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器具里。比喻君子与小人或好人与坏人不可同处。《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培塿无松柏,薰莸不同器。」也作「薰莸异器」。
《漢語大詞典》:熏莸不同器
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
《高级汉语词典》:押合同
签订合同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 秦 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归(一心同歸)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体(一心同體)
犹言同心同德。《西游记》第三二回:“话説 唐僧 復得了 孙行者 ,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分類:同心同德
《漢語大詞典》:一中同长(一中同長)
谓每个圆只有一个中心点,从圆心到圆周作直线,长度都相等。墨子·经上:“圜,一中同长也。”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诸子:“几何原本云:‘圜之中处一圜心,一圜惟一心,无二心,圜界至中心作直线俱等。’即此所谓‘一中同长’也。”按,这是我国最早的几何学定义。
《漢語大詞典》: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漢語大詞典》:一脉同气(一脈同氣)
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醒世姻缘传》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
《漢語大詞典》:一门同气(一門同氣)
谓同门兄弟。《西游记》第六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分類:同门兄弟
《國語辭典》:一视同仁(一視同仁)  拼音:yī shì tóng rén
对人平等看待,不分厚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银,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
《漢語大詞典》:仪同三司(儀同三司)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 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 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 魏 晋 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 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文帝 时为散官, 唐 、 宋 、 元 因之, 明 废。后汉书·邓隲传:“ 延平 元年,拜 邓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 騭 也。” 唐 张说 《齐卢思道碑》:“公节义独存,侍从趣 鄴 ,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贙 字 翔威 ……官歷 钦江 开国公,至正议大夫,仪同三司。”亦省称“ 仪同 ”。陈书·高祖本纪上:“ 景 仪同 卢辉畧 开 石头 北门来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 隋 刘臻 为仪同,有 刘纳 者亦为仪同,俱为太子学士,情好甚密。”参阅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
《漢語大詞典》:一辞同轨(一辭同軌)
犹众口一词。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 季孙 者,举 鲁国 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於乱也。”
分類:众口一词
《漢語大詞典》:一口同声(一口同聲)
犹一口同音。《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復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説好。”
《漢語大詞典》: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所以听得 周三 説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説,以义气为重。” 杨朔 《锦绣山河》上篇七:“这时又围上许多战士,一口同音说:‘谁说不是?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分類:众口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