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8,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时同
雷同
同文
同体
同乐
难同
同出
同欢
同符
同群
同乡
同知
自同
同知
同升
《骈字类编》:时同(时同)
唐 杜甫 洞房 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韵府拾遗 东韵》:汉书叙传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馀思述循吏传
分类:时同
《國語辭典》:雷同  拼音:léi tóng
雷一发声万物无不同时响应。今用于人或事物间有相同之处。《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汉。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末):『我也作诗了。』(小旦):『不许雷同。』」
《國語辭典》:同文  拼音:tóng wén
使用的文字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书。卷三○。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
《漢語大詞典》:同体(同體)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
《國語辭典》:同乐(同樂)  拼音:tóng lè
共同享受欢乐。如:「这场庆祝活动吸引了许多民众一起来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韵府拾遗 东韵》:难同(难同)
温庭筠诗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漢語大詞典》:同出
(1).谓出处相同。老子:“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王弼 注:“同出者,同出於玄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此与 李庆子 遇狐叟事,大旨相类,不应俗人雅魅,迭见一时,又同出於 山 左。”
(2).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同出九人,唯 重耳 在。” 韦昭 注:“同出,同生。”
(3).俱已出嫁。尔雅·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郭璞 注:“同出,谓俱已嫁。”
《國語辭典》:同欢(同歡)  拼音:tóng huān
一起欢乐。如:「耶诞夜他准备了丰盛的大餐,邀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同欢。」南朝宋。吴迈远长相思〉诗:「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漢語大詞典》:同符
与……相合;相合。文选·扬雄〈甘泉赋〉:“同符三皇,録功五帝。” 李善 注引 文颖 曰:“符,合也。”东观汉记·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传论:“昔 王经 峻节,既被旌於 晋 世, 粲 之贞固,亦改葬於 齐 朝,其激厉之方,异代同符者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两浙金石之名》:“ 木夫 此説,见其年谱中,正与 君谦 先后同符。”
分類:相合
《漢語大詞典》:同群(同羣)
(1).共处;为伍。论语·微子:“夫子憮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宋 孙光宪 《女冠子》词:“勿以吹簫伴,不同羣。”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女子亦人也,岂鸟兽不可与同羣哉!”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他又想到乌鸦都是黑的,他既与乌鸦同群,还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呢?”
(2).犹同伴。 唐 李商隐 《失猿》诗:“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羣。” 郁达夫 《曼兄书来作此答之》诗:“非将苦语诉同羣,为恨幽兰未吐芬。”参见“ 同伴 ”。
《國語辭典》:同乡(同鄉)  拼音:tóng xiāng
同一乡里或同籍贯的人。唐。崔颢 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
《國語辭典》:同知  拼音:tóng zhī
1.共知。《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2.职官名。指正官之副。凡主管一事而不授以正官之名,则谓之知某事,如宋代不以枢密院使授人,则称为「知枢密院事」,副使则称为「同知」。辽、金以后,沿此习惯,如府之主官称「知府」,而以府之佐官为「同知」。《西游记》第九回:「星夜令金牌下户唤到江州同知、州判二人,丞相对他说知此事,叫他提兵相助,一同过江而去。」《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侯同知晚上回府,便会同了众捕快,次日解官。」
《韵府拾遗 东韵》:自同
魏书李骞传厕郑璞于周宝编鱼日于隋珠未敢自同作者盖亦各言尔志云韩愈送许郢州序凡天下之事成于自同而败于自异
《漢語大詞典》:同知
见解相同。知,“ 智 ”的古字。 汉 王充 论衡·死伪:“与世俗同知,则死人之实未可定也。”
分類:见解
《漢語大詞典》:同升
谓与己一同升迁。论语·宪问:“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与 文子 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后汉书·吴良传:“臣 苍 荣宠絶矣,忧责深大,私慕 公叔 同升之义,惧於 臧文 窃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严禁。”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又谓 诸葛恪 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