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8,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同队
同把
同庚
文同
同议
同甲
将毋同
同斟
等同
同名
同称
同衾
同意
苟同
物同
《漢語大詞典》:同队(同隊)
(1).犹同群。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宋 无名氏 《海山记》下:“忆昔与帝同队戏,情爱甚於同气。”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高子勉》之九:“忽作飞黄去,顿超同队鱼。”
(2).同一队伍或同一队列。如:编队时,我和 小王 同队。
《韵府拾遗 马韵》:同把
沈瑞节词野阔风高香雾满采兰无人同把
《國語辭典》:同庚  拼音:tóng gēng
年纪相同。《土风录。卷一一。同庚》:「同年岁曰『同庚』。癸辛杂识,张神鉴瞽而慧,每谈命,则旁引同庚者数十,皆历历可听。」也作「同甲」。
分類:年龄
《国语辞典》:文同  拼音:wén tóng
人名。(西元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宋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善诗文、书、画,画竹及山水有名。皇祐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尝知湖州。著有《丹渊集》四十卷。也称为「文湖州」。
《漢語大詞典》:同议(同議)
(1).一同商议。宋史·职官志一:“ 开宝 六年,始詔 居正 、 餘庆 於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儒林外史第二回:“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
(2).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立婚约 金声 。同议友人 张安国 李文才 。”
《國語辭典》:同甲  拼音:tóng jiǎ
岁数相同。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诗:「旧游到处皆苍藓,同甲惟君尚黑头。」《聊斋志异。卷六。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也作「同庚」。
《漢語大詞典》:将毋同(將毋同)
见“ 将无同 ”。
《漢語大詞典》:同斟
一同饮酒。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会随仙羽化,香蚁且同斟。” 宋 秦观 《拟韦应物》诗:“邻父缩新醅,林下邀同斟。”
分類:饮酒
《國語辭典》:等同  拼音:děng tóng
将不同的事物视为相同。如:「不能将这两件事等同视之。」
《國語辭典》:同名  拼音:tóng míng
名字或名称相同。《墨子。大取》:「同类之同,同名之同。」《红楼梦》第五六回:「众人都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
《漢語大詞典》:同称(同稱)
(1).一同述说,表示同等看待。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弘农太守河内吴匡》:“过与不及,古人同称。”
(2).同样称谓。谓名分无区别。宋史·职官志一:“横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与縉绅同称,寧名号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机。”
《漢語大詞典》:同衾
(1).谓共被而寝。比喻亲近。 汉 徐干 中论·亡国:“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晋 张华 《女史箴》:“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
(2).谓结为夫妻。 清 姚燮 《双鸩篇》诗:“生不同衾死同穴,妾虽无言妾已决。”《恨海》第五回:“﹝ 棣华 ﹞默念虽未成礼,今日奉了母命,先用了他的衾枕,或者是他日‘同衾’之兆,也未可知。”
分類:亲近夫妇
《國語辭典》:同意  拼音:tóng yì
1.心意相同。《孙子。计篇》:「令民与上同意。」
2.意旨相同。汉。王充《论衡。辨崇》:「明举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信用不疑。」
3.赞成。如:「我同意你的看法。」
《國語辭典》:苟同  拼音:gǒu tóng
随声附和。如:「你这种罔顾他人安全的行为,我实在无法苟同。」
分類:随意附和
《韵府拾遗 东韵》:物同
淮南子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盗蹠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同而用之异抱朴子时移俗易物同价异
分类: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