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音
(1).音调相和。《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郑玄 笺:“同音者,谓堂上堂下八音克谐。”
(2).声音相同。《韩诗外传》卷五:“故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 汉 繁钦《与魏文帝笺》:“都尉 薛访 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囀引声,与笳同音。”
(3).比喻说同样的话。法苑珠林卷十三:“时千梵王异口同音,而説偈言。”
(4).同一读音。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又一室曰‘菹库’,復有神曰 蔡伯喈 。则‘蔡’‘菜’同音,沿讹已久。”元曲以‘菜佣’为‘蔡邕’,非无自矣。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二章:“所谓直音,就是以同音字注音,如‘乐,音洛’,‘说,音悦’。”
《分类字锦》:与笳同音(与笳同音)
繁钦与魏文帝笺时都尉薛访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白上呈见果如其言
分类:
《分类字锦》:与磬同音(与磬同音)
诗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疏琴瑟为堂上钟为堂下故为笙与磬俱在堂下以配钟而同音
分类:笙竽
《國語辭典》:异口同音(異口同音)  拼音:yì kǒu tóng yīn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白居易论制科人状〉:「喧喧道路,异口同音。」《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也作「异口同声」、「异口同辞」。
《漢語大詞典》:众啄同音(衆啄同音)
犹言众口一辞。《“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 青岛 归我,众啄同音。”
分類:众口一辞
《漢語大詞典》: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分類:音律密切
《國語辭典》:同音词(同音詞)  拼音:tóng yīn cí
发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语词。如「树木」与「数目」。也称为「同音异义词」。
分類:语音意义
《漢語大詞典》: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所以听得 周三 説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説,以义气为重。” 杨朔 《锦绣山河》上篇七:“这时又围上许多战士,一口同音说:‘谁说不是?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分類:众口一词
《分类字锦》:嘒若同音
许康佐 宣尼宅闻金石丝竹之声赋 绎如迭奏,嘒若同音。
分类:作乐
《國語辭典》:笙磬同音  拼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
乐声相和。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比喻人相处和谐。《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分类字锦》:名同音器
周祗枇杷诗名同音器质真松竹
分类:枇杷
《漢語大詞典》:比音
(1).配合各种声音,使其谐和。礼记·乐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郑玄 注:“比合其音,而播乐器也。”
(2).同音。 宋 岳珂 桯史·阳山舒城:“ 龙舒 在 淮 最殷富。虏自乱华, 江 浙 无所不至,独不入其境。説者谓其语忌,葢以 舒 之比音为‘输’也。”
《國語辭典》:刀环(刀環)  拼音:dāo huán
刀头的环。因环、还同音,古人以喻征人思归。《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唐。柳中庸征人怨〉诗:「岁岁金河复玉阙,朝朝马策与刀环。」
《漢語大詞典》:常仪(常儀)
(1).通常的仪式。北史·侯莫陈崇传:“葬礼如常仪。” 明 李贽 《代深有告文》:“若以两者目为希奇,则是常仪翻成旷典,如何可责以寡过省愆之道,望以明心见性之理乎?”
(2).人名。上古 黄帝 臣。晋书·律历志中:“乃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3).人名。上古 帝喾 妃。 娵訾氏 女, 帝挚 母。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纪》:“ 帝俈 有四妃……次妃 娵訾氏 女,曰 常仪 ,生 帝挚 。”
(4).人名。同“ 嫦娥 ”。神话传说中的奔月者。“仪”与“娥”古同音通用。 清 秋瑾 《忆萝月》词:“多事却笑云痴,不肯现出 常仪 。”参阅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月中嫦娥
《國語辭典》:玉玦  拼音:yù jué
玉制的耳饰,多呈圆环形而有缺口。因「玦」与「决」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决绝之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