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
词典
3
分类词汇
33
其它
1
共3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那拉氏
练营
快蟹
洋务运动
广方言馆
牡丹社事件
北洋机器局
江南机器制造局
伊犁条约
捻乱
帼匪
北洋大臣
大戴小戴
快蟹船
王小玉
《漢語大詞典》:
那拉氏
指 慈禧太后 。 清 咸丰 帝妃。 同治 、 光绪 两朝的实际掌权者。 满 族, 叶赫那拉 氏。后因以“那拉氏”指 慈禧太后 。 清
无名氏
《革命之原因》
:“近日之崇楼杰阁,巍巍高大之 颐和园 ……以供一卖淫妇 那拉氏 之笑傲乎?”
分類:
慈禧太后
咸丰
同治
光绪
两朝
掌权
《漢語大詞典》:
练营(練營)
始建于 清 同治 初年的军队编制。详“ 练军 ”。
分類:
同治
军队
编制
《漢語大詞典》:
练军(練軍)
清 代军队编制的名称。 清 代练军之创建,酝酿于 咸丰 年间。 同治 元年于 天津 创练洋枪队。二年,以 直隶 额兵酌改练军。四年,兵部、户部诸臣会议选练 直隶 六军,始定练军之名。各省练兵乃踵行之。练军虽在额设制兵内选择,而营哨饷章均按 湘 淮 军制,与防军相同。练军驻屯于通都重镇,其作用亦与防军相同。 光绪 中叶后,防、练军均改为巡防队。 光绪 、 宣统 之间又改为陆军。参阅
《
清史稿·兵志三
》
。
分類:
军队
编制
练军
创建
酝酿
《漢語大詞典》:
快蟹
清 道光 、 咸丰 、 同治 时战船名。其式仿 广东 船,左右桨多至二十余,其行甚速。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
:“捐职都司 王振高 ……復与 徐广 等同开快蟹窑口,贩买致富。”
《
清史稿·兵志六
》
:“寻因各省战船如快蟹、拖风、捞繒、八桨等船,仅能用於江湖港汊;新造之船,亦止备内河巡缉,难於海上衝锋。”
分類:
道光
咸丰
同治
战船
《國語辭典》:
洋务运动(洋務運動)
拼音:
yáng wù yùn dòng
清朝(约十九世纪中叶)大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英法联军之役后,深觉近代技术的重要性,而派遣留学生、制兵器等的洋务运动。但因积弊过深、财力不足而告失败。
分類:
旧称
同光
新政
同治
光绪
绪年
政府
外国
资本主义
密切
联系
军事
政治
经济
文教
外交
《国语辞典》:
广方言馆(广方言馆)
拼音:
guǎng fāng yán guǎn
清同治初年,苏州巡抚李鸿章于上海设立广方言馆,招学生四十人,延聘中西教习,分教外国语、经学、史学、算学、词章等科,以培养翻译书籍的人才为宗旨。
分类:
同治
苏州
巡抚
李鸿章
上海
设立
《国语辞典》:
牡丹社事件
拼音:
mǔ dān shè shì jiàn
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三月,日本藉口琉球难民为台湾牡丹社生番杀害,出兵犯台,占据琅𤩝(今屏东县恒春镇),清廷派员与之交涉,时经半载,方于是年九月签定中日北京台事专约三条,而使日军撤退,史称为「牡丹社事件」。也称为「琅𤩝事件」。
分类:
同治
十三
三月
日本
藉口
琉球
难民
杀害
公元
《国语辞典》:
北洋机器局(北洋机器局)
拼音:
běi yáng jī qì jú
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由崇厚聘请英国人所建的兵工厂,后由李鸿章接办加以扩大,改称为「北洋机器局」。于八国联军时被燬。
分类:
同治
五年
聘请
英国
国人
公元
《国语辞典》:
江南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局)
拼音:
jiāng nán jī qì zhì zào jú
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由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上海所创设的机构。专门制造新式船炮,并附设翻译馆,翻译西书。
分类:
同治
曾国藩
李鸿章
上海
创设
机构
公元
《国语辞典》:
伊犁条约(伊犁条约)
拼音:
yī lí tiáo yuē
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俄人乘新疆回变,占领伊犁,光绪五年(西元1879)乱平,崇厚以全权大臣出使俄国,索还伊犁,订约十八条,擅自割让土地颇多,获罪下狱。光绪七年驻英公使曾纪泽使俄力争,偿俄九百万卢布,收回伊犁。
分类:
同治
公元
《国语辞典》:
捻乱(捻乱)
拼音:
niǎn luàn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西元1852~1868)发生于北方的民间动乱事件。原为安徽、河南一带的乡民点燃油纸捻玩龙戏来驱疫避灾,久而聚结成为盗匪,势力扩大至北方数省。首领为张洛行、张宗禹、赖文光,与太平军互相联络照应,行踪飘忽难以捉摸。同治六年(西元1866)分为东、西二股。西捻为左宗棠、李鸿章所平定,东捻则灭于曾国藩。
分类:
咸丰
同治
北方
民间
动乱
乱事
事件
公元
《国语辞典》:
帼匪(帼匪)
拼音:
guó fěi
清朝咸丰、同治间四川的乱党。
分类:
清朝
咸丰
同治
四川
《国语辞典》:
北洋大臣
拼音:
běi yáng dà chén
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设于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隶(河北)、山东、奉天(辽宁)三省的洋务、海防及关政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
分类:
北洋
通商
大臣
同治
九年
《国语辞典》:
大戴小戴
拼音:
dà dài xiǎo dài
汉朝人戴德及其侄子戴圣,两人同治《
礼记
》,合称为「大戴小戴」。
分类:
汉朝
戴德
侄子
戴圣
同治
《国语辞典》:
快蟹船
拼音:
kuài xiè chuán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水师船。
分类:
咸丰
同治
水师
《国语辞典》:
王小玉
拼音:
wáng xiǎo yù
人名。生卒年不详,艺名白妞。清同治、光绪年间山东梨花大鼓表演家。说唱技巧甚佳,赶板夺字,犹如珠走玉盘。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说她的唱腔回环曲折,馀音缭绕,三月不绝。
分类:
人名
艺名
同治
光绪
绪年
山东
梨花大鼓
表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