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榜  拼音:tóng bǎng
指古代科举考试同一榜录取。宋。刘一止〈宋故左中大夫充敷文阁待制致仕毗陵张公墓志铭〉:「于时,兄弟同榜登科者三人,郡守以为先此未有,因表其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以后天祐状元及第,天锡『赐进士出身』,兄弟两人,青年同榜。」
《國語辭典》:同科  拼音:tóng kē
1.同一等级。《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汉书。卷一○。成帝纪》:「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彊力,令与孝弟同科。」
2.科举时代应试同时及第者。《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3.同罪。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孤子三危是摈,四罪同科。」《福惠全书。卷一八。刑名部。盗贼下》:「今因其捕而敢于拒之,是无畏之心矣,虽欲不与强同科得乎?」
《國語辭典》:年兄  拼音:nián xiōng
称谓:(1)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同榜者互相尊称为「年兄」。唐。李端〈晚夏闻蝉寄广文〉诗:「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也称为「年长兄」。(2)称呼自己的同学。《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邹年兄好没分晓!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里去?」(3)主试者对门生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伯士出去会著,问道:『那一位是武年兄讳书的?』只见人丛中走出一个矮小人,走过来答道:『门生便是武书。』」
《國語辭典》:甲头(甲頭)  拼音:jiǎ tóu
1.甲长。《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排比成甲,迭为甲头。」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一出:「诸馀作手都可,到是甲头老贼,推呆卖老不来。」
2.管领役夫的头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米铺》:「且叉袋自有赁户,肩驼脚夫亦有甲头管领,船只各有受载舟户。」
《國語辭典》:齿录(齒錄)  拼音:chǐ lù
1.列入、收录。《北史。卷六。齐世宗文襄帝本纪》:「请旧勋灼然未蒙齿录者,悉求旌赏。」
2.科举时代将同登一榜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汇刻成书,称为「齿录」。也称为「同年录」。
《漢語大詞典》:三同
(1).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为馆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章子厚 与 晁 秘监 美叔 ,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 元祐 间, 子厚 有诗云:‘寄语三同 晁秘监 ’,寄语乃谓此也。”
(2).指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 刘大柱 笑眯了眼睛,替妹妹介绍道:‘这是 冯均 同志,在我家三同的。’” 陈卓乾 《两颗流弹》:“ 王书记 作了几点指示:要加强三同,做贫雇农的知心朋友。”
《漢語大詞典》:同年生
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者。 宋 范仲淹 《书澴州马岭镇夫子庙碑阴》:“予幼居 淄川郡 ,又与记室为同年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彖 安仁 , 李藩 侍郎门生。性简易。尝与同年生在 藩 座。”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张炳垣传:“ 湖南 布政使 潘公鐸 ,与其父故 湖南 桃源县 知县 介福 为同年生。”参见“ 同年 ”。
《漢語大詞典》:同年会(同年會)
科举时代称同榜及第者的聚会。 宋 赵升 朝野类要·馀纪:“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 清 叶名澧 桥西杂记·乡会同年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此即今同乡同年团拜所昉。”
《漢語大詞典》:榜元
即榜首。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中的第一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上:“﹝ 李肱 ﹞乃以牓元及第。”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丁稜:“ 唐 放牓讫,謁宰相,即牓元致词。”
《國語辭典》:题名录(題名錄)  拼音:tí míng lù
唐宋以后,将会试及第同榜者的姓名、年龄、籍贯等汇编成册,称为「题名录」。《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是前日到的家,看见题名录了。知道老弟高中了,所以今日特来贺喜。」
《漢語大詞典》:同恩生
科举时代称同榜及第者。因同时受皇恩,故称。 宋 王禹偁 《答张扶书》:“秀才足下:僕之登第也,与子之兄为同恩生,故僕兄事子之兄,父事子之父。”
《漢語大詞典》:棣萼榜
谓兄弟同榜。 元 周伯琦 《纪事》诗之二“得士共为天下贺,明朝揭牓醉黄封”自注:“二月十二日礼闈揭牓,传宣张宴……又有三家兄弟联中,号棣萼牓。”
分類:兄弟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