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归于尽(同歸於盡)  拼音:tóng guī yú jìn
同赴毁灭或一起走向死亡。如:「你这个做法无异是和对方同归于尽。」《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单道世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著甚要紧!」《通俗常言疏證。死丧。同归于尽》引《病玉缘剧》:「倘有一毫防备不周,势必同归于尽。」
《漢語大詞典》:同尽(同盡)
同时毕命;同归于尽。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尽,可怜七尺如鸿毛。” 阿英 《李闯王》第四幕:“我 吴三桂 就是投顺过去,一朝再有变化,又怎么是好?真个与他同尽吗?”
《漢語大詞典》:炎昆(炎崑)
书·胤征:“火炎 崑冈 ,玉石俱焚。”后以“炎崑”喻同归于尽。 唐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诗:“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 崑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野狗:“ 于七 之乱,杀人如麻,乡民 李化龙 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罹炎 崑 之祸,急无所匿,僵卧於死人之丛,诈作尸。”
分類:同归于尽
《漢語大詞典》:鱼死网破(魚死網破)
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京剧《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𦙍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國語辭典》:玉石不分  拼音:yù shí bù fēn
玉和石头混在一起。比喻好坏不分。《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岂能免难。」
《漢語大詞典》:芝艾并焚
犹言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虑 巫 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亦作“ 芝艾共焚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復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国语辞典》:兰艾俱焚(兰艾俱焚)  拼音:lán ài jù fén
比喻玉石俱焚,贵贱贤愚同归于尽。也作「兰艾同焚」、「兰艾同烬」。
《国语辞典》:兰艾同烬(兰艾同烬)  拼音:lán ài tóng jìn
比喻玉石俱焚、贵贱贤愚同归于尽。也作「兰艾同焚」、「兰艾俱焚」。
《国语辞典》:芝艾俱焚  拼音:zhī ài jù fén
芝,灵芝。艾,贱草。芝艾俱焚比喻好坏、贵贱、贤愚同归于尽。《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南朝宋。裴松之。注:「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也作「芝艾俱尽」。
《漢語大詞典》:不分玉石
谓无有区别,同归于尽。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参见“ 玉石俱焚 ”。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𦙍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國語辭典》:犬兔俱毙(犬兔俱斃)  拼音:quǎn tù jù bì
战国时,淳于髡以疾犬追逐狡兔,两者累极俱毙,而农夫无费吹灰之力即得的事例,以劝谏齐王勿攻打魏国。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后比喻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德钧父子握彊兵,求大镇,苟能败契丹而破太原,虽代予亦可。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國語辭典》:兰艾同焚(蘭艾同焚)  拼音:lán ài tóng fén
比喻玉石俱焚,贵贱贤愚同归于尽。《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晋。庾阐 为庾稚恭檄蜀文:「檄到,勉思良图,自求多福,无使兰艾同焚。」也作「兰艾同烬」、「兰艾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