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韵(合韻)
(1).同一韵律。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谢王广文双姬》词:“合韵歌喉,同茵舞袖,举措脱体别。”
(2).叶韵。谓韵脚符合韵部或韵辙。如:这首诗写的很好,但末句不合韵。
(3).即合元音。参见“ 合元音 ”。
《漢語大詞典》:合元音
旧时语音学上指开口度较小,发音时舌位比较高的几个元音。
《国语辞典》:复合韵母(复合韵母)  拼音:fù hé yùn mǔ
一个韵母从发音开始到结束,由两个单韵母复合而成,使舌跟唇从一个单韵母的发音状态改换为另一个单韵母的发音状态。
《国语辞典》:结合韵母(结合韵母)  拼音:jié hé yùn mǔ
在我国的语言中,有所谓的复元音,其主要元音在后者,称为「结合韵母」。如:「ㄨㄚ」/ua/中的/a/。
《国语辞典》:结合韵(结合韵)  拼音:jié hé yùn
由两个韵母结合成的音。在国音中有二十二个结合韵,都是由ㄧ、ㄨ、ㄩ作为介音。如ㄧㄚ、ㄧㄝ、ㄨㄚ、ㄨㄛ、ㄨㄞ、ㄩㄝ、ㄩㄢ、ㄩㄣ、ㄩㄥ等。
《國語辭典》:韵语(韻語)  拼音:yùn yǔ
押韵的语句。指诗、词、曲等。《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尝于江陵寄书与宗人何勖,以韵语序义庆州府僚佐。」
《國語辭典》:协韵(協韻)  拼音:xié yùn
1.符合韵律。诗词歌赋中,于相当的句末以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称为「协韵」。《红楼梦》第四○回:「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协韵,错了的罚一杯。」
2.今韵与古韵不同,以今音读古韵,多不能谐。北周沈重作《毛诗音义》,创协韵之说,随意将某字临时改读某音,以求和谐。至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加以反驳,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今韵不协,正是语音演变的證据,不能任意随文改读。应求古韵,以證其和谐。
《漢語大詞典》:叶韵(叶韻)
亦作“ 叶韵 ”。
(1). 南北朝 时,学者因按当时语音读诗经,韵多不和,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需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此风至 宋 代而大盛。 明 陈第 始建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历史语言观,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参阅 明 陈第 《毛诗古音考序》
(2).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点化故事:“借君衔以叶韵耳。”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夫叶韵乃词中最要之处。”
《漢語大詞典》:走韵(走韻)
(1).谓作诗不合韵律。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寃忏》:“杂輳零軿《璿玉赋》,失粘走韵《省耕诗》。”韵,一本作“ 韵 ”。
(2).走音,失调。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十二章:“现在唱起来正是一个字不差,一点不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