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义人(義人)  拼音:yì rén
信守道义的人。语本《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國語辭典》:乱道(亂道)  拼音:luàn dào
1.胡说。如:「不可乱道他人长短。」也作「乱说」。
2.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言论或主张。《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漢語大詞典》:邪枉
(1).邪曲;不合正道。管子·形势解:“乱主淫佚邪枉,日为无道,至於灭亡,而不自知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
(2).指奸邪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宋书·蔡廓传:“ 高祖 以 廓 刚直,不容邪枉,补御史中丞。”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奬拔廉直,沮抑邪枉。”
《漢語大詞典》:邪遁
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以“邪遁”谓言词不合正道而隐伏诡谲。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卒以自陷于偏詖邪遁之归,而不适乎大中至正之矩。”
《漢語大詞典》:贞则(貞則)
谓符合正道的准则。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 唐 柳宗元 《杨氏子承之哀辞》:“葆醇熙兮承贞则,懿文章兮好循直。” 明 陈子龙 《送同年赵太史谪闽中》诗之二:“世人慕高位,君子贵贞则。”
《漢語大詞典》:邪辞(邪辭)
亦作“ 邪词 ”。 不合正道的言论。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七国以前皆良史乎?而史墨之邪词,纪於《左氏》焉。”
《國語辭典》:正规(正規)  拼音:zhèng guī
符合正式规定的或正常标准的。如:「正规教育」、「正规部队」。
《漢語大詞典》:非几(非幾)
犹非理,不合正道。书·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 釗 冒贡於非几兹。” 曾运乾 正读:“思凡人尚自治于威仪,尔其勿以嗣王触陷於非理。”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夫古之缀衣虎賁皆选吉士,而后出入起居不陷於非几,所以慎辅导,广忠益也。”
《漢語大詞典》:贞度(貞度)
(1).谓符合正道的法度。后汉书·崔駰传:“协準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 唐 韦应物 《答韩库部协》诗:“良玉表贞度,丽藻颇为工。” 元 陈樵 《胡氏铁心亭赋》:“独标树於当年,守贞度而不易。”
(2).谓端正自己的行为。旧唐书·薛收姚思廉等传论:“ 令狐德棻 贞度应时,待问平直。” 清 朱鹤龄 《广志赋》:“戢形影於蜗庐兮,循绳墨以贞度。”
《漢語大詞典》:赝体(贋體)
伪体。指诗歌创作中不合正体的写法。《龚自珍全集·语录》:“此种稍滑,惧开贋体。”
《國語辭典》:淫学(淫學)  拼音:yín xué
1.不合正道的学术。《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清。谭嗣同《仁学》卷一:「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使人人皆悉其所以然。」
2.研究性行为的知识。
《漢語大詞典》:淫网(淫網)
不合正道的法网。晋书·卫瓘张华传论:“ 卫瓘 抚 武帝 之牀, 张华 距 赵伦 之命……俱陷淫网,同嗟承剑,邦家殄瘁,不亦伤哉!”
《漢語大詞典》:杂反(雜反)
(1).不合正道。韩非子·显学:“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陈奇猷 集释:“儒墨各派之行,是为杂行。与法相背之行,谓之反行。”
(2).相反。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不善接论者,説之以杂反;説之以杂反,则不入矣。” 刘昞 注:“彼意在狗,而説之以马,彼意大同,而説以小异。”
《國語辭典》:歪才  拼音:wāi cái
旧时研究文学的人,以文章为正宗,其馀诗、词、歌、赋等称为「杂学」。杂学上的天才,称为「歪才」。《程乙本红楼梦》第一七回:「贾政近来闻得代儒称赞他专能对对,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所以此时便命他跟入园中,竟欲试他一试。」
《國語辭典》:左道旁门(左道旁門)  拼音:zuǒ dào páng mén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后比喻不遵循正规的途径、法门。《扫迷帚》第一三回:「这又不过是左道旁门,借书符念咒惑众骗钱罢了。」也作「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