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堂号(堂號)  拼音:táng hào
依古代的行政区域,以表明姓氏发源的称号。如:「太原堂」、「扶风堂」等。也称为「堂名」。
《國語辭典》:成品  拼音:chéng pǐn
制造完成的产品。如:「请将做好的成品带来打分数。」
《國語辭典》:童子试(童子試)  拼音:tóng zǐ shì
科举时代童生的进学考试。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以应童子试,归铅山,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
《漢語大詞典》:关试(關試)
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宋史·选举志一:“登科之人,例纳朱胶綾纸之直,赴吏部南曹,试判三道,谓之关试。”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关试,吏部试也。进士放榜勑下后,礼部始关吏部。吏部试判两节,授春关,谓之关试,始属吏部守选。”
《國語辭典》:车照(車照)  拼音:chē zhào
指车辆检查合格,准许行驶的驾驶执照。
《漢語大詞典》:一事中
宋 时科举,对某一部分合格之应试者,予以待补资格,谓之“一事中”。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三场内只第一场合格,及补试内只大经合格,盖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学者,唯武举只弓马合格者,待补,谓之‘一事中’。”
《國語辭典》:团案(團案)  拼音:tuán àn
旧时县试,初选时合格的名单,入选人的名字不分名次写在一起,称为「团案」。《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覆试,匡超人又买卷伺候。」
《國語辭典》:贴标签(貼標籤)  拼音:tiē biāo qiān
1.将标示品名、用途、价格等的小纸片,贴在商品上。如:「超级市场的员工正在为商品贴标签。」
2.比喻揭示明显的标志。如:「在真相未明前,不该随意给人贴标签,以免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国语辞典》:实习医生(实习医生)  拼音:shí xí yī shēng
在教学医院中接受临床训练,还不具备正式合格资格的医生。
《国语辞典》:计件工资(计件工资)  拼音:jì jiàn gōng zī
按照完成的产品合格件数或作业量来计算工资。
《国语辞典》:重贴现率(重贴现率)  拼音:chóng tiē xiàn lǜ
银行将已贴现的合格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重贴现,所负担的利率,称为「重贴现率」。
《国语辞典》:合格赛(合格赛)  拼音:hé gé sài
各项竞赛中,由于参加人数过多,特先拟订一合格标准,进行比赛,以淘汰成绩较差的人。
《国语辞典》:车牌(车牌)  拼音:chē pái
汽、机车经登记、检验合格后,发给车主挂于车前或车后的长方型号码牌。如:「车牌就好像是一辆车的身分證。」
《漢語大詞典》:毕业会考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漢語大詞典》:抽样检验
采用抽样的方法,从部分样品的检查结果对一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进行统计推断的过程。需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一个好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以高概率接受高质的产品批量,又以高概率拒收低质的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