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都
(1). 战国 齐 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战国策·燕策一:“王( 齐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 司马贞 索隐:“五都即 齐 也。按,临 淄 是五都之一也。”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國語辭典》:游说(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三国演义》第一○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游说(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语说动他人,使他听从自己的主张。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公法  拼音:gōng fǎ
1.国家或朝廷制订的法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登时翻过脸来,那个管你公法不公法?」
2.直接关于国家的法律。如《宪法》、《国际公法》、《刑法》、《行政法》等。
《漢語大詞典》:乡遂(鄉遂)
(1). 周 制,王畿郊内置六乡,郊外置六遂。诸侯各国亦有乡、遂,其数因国之大小而有不同。后亦泛指都城之外的地区。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乃具文书会行省及 蒙古 军七翼之长、郡县守宰、乡遂之老,各陈便宜,皆曰便。” 明 归有光 《明君恭己成功论》:“其微至於乡遂都鄙之吏,其远至於荒徼之外,人主罔不致其人以为之治焉。” 清 钮琇 觚賸·粤社以榕:“余补官东 粤 ,其土之宜木,唯榕最高大而寿,郊廛乡遂,无不有社,社皆依榕而立。”
(2).指乡大夫。周礼·夏官·大司马:“王载大常,诸侯载旂,军师载旗,师都载旜,乡遂载物。” 郑玄 注:“乡遂,乡大夫也。”
《國語辭典》:家臣  拼音:jiā chén
古代卿大夫家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國語辭典》:府丞  拼音:fǔ chéng
职官名:(1)太守的属官。《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2)清代宗人府设置的官员,掌本府汉文典籍。《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漢語大詞典》:赴告
(1). 春秋 时各国以崩薨及祸福之事相告。前者称“赴”,后者称“告”。左传·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赴告策书,诸所记註,多违旧章。” 孔颖达 疏:“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至於春秋一书,不过因赴告之文,书之以定褒贬。 左氏 乃得依经作传。其时不赴告而背理坏道乱亡破灭者,十倍於左传而无所考。”
(2).专指报丧。史记·周本纪:“ 昭王 南巡狩不返,卒於 江 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宋 陆游 《留夫人墓志铭》:“ 庆元 六年十月,余之友 信安 徐賡 赴告其母夫人之丧於 山阴 泽中。”《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司徒 招 奉公子 留 主丧即位,遣大夫 于徵师 以病薨赴告於 楚 。”
(3).奔告。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明史·何真传:“县人 王成 、 陈仲玉 作乱, 真 赴告元帅府。”
《國語辭典》:称霸(稱霸)  拼音:chēng bà
1.倚恃权势、武力压倒他人,而居于领导地位。如:「称霸一方」、「称霸中原」。也作「称伯」。
2.实力特强,比赛获得优胜。如:「最近几届亚洲杯捧球锦标赛,都由中华队称霸。」
《漢語大詞典》:两院(兩院)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 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 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漢語大詞典》:历国(歷國)
游历各国。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是故 孔子 忧道不行,歷国应聘,自 卫 反 鲁 ,然后乐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虽非蒙倛状,尚有歷国苦。” 明 何景明 《鲁连》诗:“ 仲连 初歷国,排难能解纷。”
分類:游历各国
《漢語大詞典》:九瀛
(1).指九州与环其外的瀛海。 唐 陈子昂 《蓟台览古》诗:“ 邹子 何廖廓,漫説九瀛垂。”
(2).泛指海外各国。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黄帝:“九瀛仰化,诸北贡职,杨裘秬鬯,贯匈长股,莫不来庭而依朔。”
《國語辭典》:国际(國際)  拼音:guó jì
国与国之间。如:「国际事务。」
《漢語大詞典》:欧西(歐西)
泛指 欧洲 及西方各国。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当 回 人之灭 东罗马 也,辟疆展土, 欧 西为之重足而立。” 林纾 《〈闽中新乐府〉序》:“闻 欧 西之兴,亦多以歌诀感人者。”
《漢語大詞典》:还轸(還軫)
(1).犹回车。谓乘车周历各国。国语·晋语四:“还軫诸侯,可谓穷困。” 韦昭 注:“軫,车后横木。还軫,犹迴车。周歷诸国,遭离阨困。”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軫於诸侯。” 韦昭 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迴车於诸侯。”
(2).引申为出奔。国语·楚语上:“ 齐桓 、 晋文 ,皆非嗣也,还軫诸侯,不敢淫逸。” 韦昭 注:“还軫,谓出奔也。”
《国语辞典》:非攻  拼音:fēi gōng
墨家的学说思想之一。春秋末年,各国相互攻伐兼并,墨子于是主张兼爱天下,放弃战争,以为攻伐为不义且不利之事,故称为「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