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左右 拼音:zuǒ yòu
1.左方与右方。《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
2.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3.称跟从的侍者为「左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三回:「至嘉德殿门,张让、段圭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
4.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是故不敢慝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5.帮助、辅助。《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6.控制、指挥。《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7.背离,有二心。《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水浒传》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说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数量词后,表示约略之数。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彊老寿,百岁左右。」《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2.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3.称跟从的侍者为「左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三回:「至嘉德殿门,张让、段圭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
4.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是故不敢慝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5.帮助、辅助。《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6.控制、指挥。《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7.背离,有二心。《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水浒传》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说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数量词后,表示约略之数。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彊老寿,百岁左右。」《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骈字类编》:右者
唐 刘禹锡 送从弟郎中赴浙西 汉庭无右者,梁苑重归欤。
《骈字类编》:右司
唐书百官志隋尚书省诸司郎及承务郎各一人而废左右司贞观元年复置左右司郎中
又张镒传张镐表为判官迁屯田右司二员外郎士宋史高宗纪绍兴二十五年三月己酉右司郎中张 襄自金国使还坐奉使不肃罢官六元史百官志右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 品都事二人正七品 文献通考隋尚书都司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掌都省之职唐武德省贞观复置注二十三曹呼左右司为都公一又见左司下左又宋兴隆元年诏左右司郎中各差 员减罢二员 司书拟吏户礼机速房右司书兵刑工赏功房文事后以右司掌刑房事任为剧乃置二员
又张镒传张镐表为判官迁屯田右司二员外郎士宋史高宗纪绍兴二十五年三月己酉右司郎中张 襄自金国使还坐奉使不肃罢官六元史百官志右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 品都事二人正七品 文献通考隋尚书都司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掌都省之职唐武德省贞观复置注二十三曹呼左右司为都公一又见左司下左又宋兴隆元年诏左右司郎中各差 员减罢二员 司书拟吏户礼机速房右司书兵刑工赏功房文事后以右司掌刑房事任为剧乃置二员
《骈字类编》:浙右
元史河渠志泄江湖之淫潦立捍海之横塘而浙右之民得免于水患 桂苑丛谈吴王收服浙右之岁明年夏中夜月莹无云望江澄澈如画诸徒侣悉已禅寂竟无人踪禽犬皆息矣独某默默持课时亦惜其皎月沈房廊临江恰幽静俄有数人自西轩而来领仆厮辈携酒壶直抵望江亭而止皆话今宵明月江水澄清得与诸人邂逅相遇且不辜兹景矣僧窥之而思曰中夜禁行客自何来必是幽灵异人乎 孔稚圭北山移文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
《漢語大詞典》:陇右(隴右)
(1).古地区名。泛指 陇山 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当今 甘肃 六盘山 以西, 黄河 以东一带。《后汉书·隗嚣传》:“﹝ 牛邯 ﹞雄於边垂。及降……以为护 羌 校尉,与 来歙 平 陇 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陇 右文士,得檄之体矣。” 詹鍈 注:“ 陇 右,即 陇西 ,今 甘肃省 陇山 以西地区。”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 陇 右 河 西,皆没戎狄。”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 右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2). 甘肃省 旧时别称之一。 谭其骧 等《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甘肃省》:“简称 甘 ;又因省境在 陇山 之西,旧时别称 陇 西或 陇 右,简称 陇 。”
(2). 甘肃省 旧时别称之一。 谭其骧 等《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甘肃省》:“简称 甘 ;又因省境在 陇山 之西,旧时别称 陇 西或 陇 右,简称 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