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史评
史游
史乘
史篇
巫史
私史
史录
史通
史例
台史
丞史
刺史天
马史
记史
逸史
《國語辭典》:史评(史評)  拼音:shǐ píng
1.针对历史事件所作的评论文字。如贾谊过秦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等。
2.批评史书,对于史书的体例、结构、源流、取材、笔法等加以剖析评论的著作。如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等。
《国语辞典》:史游  拼音:shǐ yóu
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元帝时任黄门令。所著《急就篇》,是以七言与三言写成的有韵字书,杂记姓名、诸物、五官等,便于一般人记诵与供学童识字。
《國語辭典》:史乘  拼音:shǐ shèng
乘,春秋时晋国史书的名称。后用史乘泛指史籍。清。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我高宗皇帝岂乐于穷武以炫史乘哉!」
《漢語大詞典》:史篇
《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 周 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鐘律、小学、《史篇》……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遣诣京师。”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古……《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漢語大詞典》:巫史
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礼记·礼运:“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后汉书·臧洪传:“ 和 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羣神。” 李贤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柯陵之会》:“若是,则 单子 果巫史矣。”
《國語辭典》:私史  拼音:sī shǐ
由私人撰修的史书。别于官修的史书而言。
《漢語大詞典》:史录
历史的文字记录。新唐书·刘子玄等传赞:“ 大中 以后,史録不存。”
《国语辞典》:史通  拼音:shǐ tōng
书名。唐代刘知几撰。二十卷。分内外篇,内篇论史家体例,外篇述史籍源流,为中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书。清代浦起龙有《史通通释》,极详明。
《漢語大詞典》:史例
(1).史书的体例。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 唐 孔颖达 疏:“ 丘明 采合旧语以发明史例。”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邓 孙 已下,遂躡其踪,史例中兴,於斯为盛。”明通鉴·义例:“年经月纬,此史例之大纲。”
(2).历史的事例。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先引对方的党义,次引外国的法律,终引东西史例,以见凡压迫自由者,往往臻于灭亡:是一番替对方设想的警告。”
《骈字类编》:台史(台史)
宋史李昉传:二年,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史掖之以出。
《漢語大詞典》:丞史
丞及史。 秦 汉 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 汉 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史记·袁盎传:“ 鼂错 谓丞史曰:‘夫 袁盎 多受 吴王 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百官表》御史大夫有两丞。丞史,丞及史也。”汉书·汲黯传:“﹝ 黯 ﹞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细苛。”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择郡丞及史任之也。 郑当时 为大司农,官属丞史,亦是也。”
《国语辞典》:刺史天  拼音:cì shǐ tiān
汉冀州刺史苏章,有一次巡视部属,宴请老友清河太守。太守高兴的说:「人各有一个天,就只有我有两个天。」见《后汉书。卷三一。苏章传》。后以刺史天用来称颂地方官吏。宋。苏轼〈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
《漢語大詞典》:马史(馬史)
指 司马迁 所著的史记隋书·经籍志一:“远览 马 史 班 书,近观 王 阮 志録,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
分類:司马迁
《漢語大詞典》:记史(記史)
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宋 郑刚中 《又回胡提舶书》:“五云之赐,既已拜矣,独散员废吏,不敢恬然。双封尘浼记史,谨别具札子布稟。” 宋 楼钥 《答朱晦庵书》:“后知起镇 临漳 ,俱不得一拜记史之问。”
《漢語大詞典》:逸史
指散失、隐没的史籍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鸿 始以 景明 之初,求诸国逸史,逮 正始 元年,鳩集稽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赵高:“閲古逸史,载 赵高 为 赵 之公子,抱忠义之性,自宫,隐 秦 宫中,为 赵 报讎。” 郁达夫 《和李西浪〈让画诗〉原韵》:“留得艺人真逸史,大风堂下海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