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26,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史笔
史册
史臣
柱史
前史
史记
旧史
史书
信史
良史
画史
史传
右史
史君
野史
《國語辭典》:史笔(史筆)  拼音:shǐ bǐ
1.史官直言记载历史的笔法。唐。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2.引申指历史。《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3.书写历史所用的笔。晋。曹毗 对儒:「既登东观,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國語辭典》:史册(史冊)  拼音:shǐ cè
记载历史的书籍。《儒林外史》第四○回:「但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也称为「史书」。
分類:史册史书
《國語辭典》:史书(史書)  拼音:shǐ shū
1.记载历史的书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也称为「史册」。
2.汉代史官所习用的字体,即隶书。《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
《漢語大詞典》:史臣
史官。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亦命史臣 班固 而为之誄。”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筐篋。” 清 孙枝蔚 《人日示小子》诗:“既蒙天子奬,便入史臣注。”参见“ 史官 ”。
分類:史臣史官
《國語辭典》:史官  拼音:shǐ guān
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汉书。卷三○。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钱公辅《义田记》:「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
《漢語大詞典》: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國語辭典》:柱下史  拼音:zhù xià shǐ
职官名。周、秦时掌理天下图书、计籍的官吏。《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后用为御史的代称。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漢語大詞典》:前史
(1).指史记后汉书·班彪传:“ 彪 乃继採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2).从前的史籍。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 唐玄宗 《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诗:“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分類:从前史籍
《國語辭典》:史记(史記)  拼音:shǐ jì
1.古时史书的通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2.书名。汉朝司马迁撰。一百三十卷。起自黄帝,讫汉武帝,分为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为二十四史之一,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南朝宋裴骃作集解,唐司马贞作索隐,张守节作正义。
《漢語大詞典》:旧史(舊史)
(1).先前的史书。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餘则皆即用旧史。”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访国美於旧史,考方载於往牒。”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2).特指旧唐书。 宋 曾巩 《〈李白诗集〉后序》:“《旧史》称 白 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
《國語辭典》:史书(史書)  拼音:shǐ shū
1.记载历史的书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也称为「史册」。
2.汉代史官所习用的字体,即隶书。《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
《國語辭典》:信史  拼音:xìn shǐ
记事详实的历史。《公羊传。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荀况称:『录远略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
《國語辭典》:良史  拼音:liáng shǐ
1.优秀或称职的史官。《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论曰》:「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覈,固文赡而事详。」《文选。曹丕。典论论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
2.完美的史书。如:「著作一部良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國語辭典》:画史(畫史)  拼音:huà shǐ
书名。宋米芾撰,一卷。为中国画评鉴著作。举其平生所见所闻的名画,鉴定真伪,并考订讹误,兼论装褙收藏,为历代著录名画祖本。
分類:画师
《漢語大詞典》:史传(史傳)
史册;历史。晋书·郑方传:“博涉史传。”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歷代史传,无不贯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关帝 祠中,皆塑 周将军 ,其名则不见於史传。” 阿英 《方志敏同志早年写的小说》:“研究他的史传和文学生活,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國語辭典》:右史  拼音:yòu shǐ
1.职官名。周代设左右史,负责记录天子的言行,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一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2.复姓。如周有右史武。
《漢語大詞典》:史君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絳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参见“ 使君 ”。
《國語辭典》:使君  拼音:shǐ jūn
1.尊称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
2.对官吏、长官的尊称。《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演义》第一○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國語辭典》:野史  拼音:yě shǐ
私家记载的历史。相对于正史而言。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自爱垂名野史中,宁论抱困荒城侧。」《红楼梦》第一回:「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也称为「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