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史学(史學)  拼音:shǐ xué
研究历史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学术。
《分类字锦》:专精史学(专精史学)
宋史刘恕传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委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證差谬最为精详
分类:馆阁
《国语辞典》:历史学(历史学)  拼音:lì shǐ xué
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学问。
《國語辭典》:上古  拼音:shàng gǔ
远古时代。古人以书契时代以前为上古,今多以洪荒至秦、汉以前为上古。欧洲则约以纪元前四千年至西罗马灭亡期间为上古。《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
《國語辭典》:文史  拼音:wén shǐ
1.文学与史学的书籍或学问。《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刘炫传》:「玩文史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
2.《唐书艺文志》对诗话、文评所别设的一类,论述学术的源委、著作的流别。
《國語辭典》:近代  拼音:jìn dài
1.过去不远的时代。《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也作「近世」。
2.我国历史上专指十九世纪中叶至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
《國語辭典》:班固  拼音:bān gù
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馀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馀篇作品,传于后世。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國語辭典》:古学(古學)  拼音:gǔ xué
1.古文学,与今文学相对。汉。何休〈公羊传解诂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
2.泛指古代的学术。如:「潜心古学,不问名利。」《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段颎》:「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漢語大詞典》:子学(子學)
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國語辭典》:陈寿(陳壽)  拼音:chén shòu
人名。(西元233~297)字承祚,晋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县)人。少举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国志》,时人称其善叙事,有古良史之风。
《漢語大詞典》:三体(三體)
(1).指的风、雅、颂三体。“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2).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后汉书·儒林传序:“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颇善篆、隶书, 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经》。”宋史·文苑传三·句中正:“﹝ 句中正 ﹞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新唐书·柳公权传:“ 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纸三番,作真、行、草三体。”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 宋 袁枢 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漢語大詞典》:沈东阳(沈東陽)
指 南朝 梁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沈约 。 沈约 曾任 东阳 太守,故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七三:“未曾无兴咏,多谢 沈东阳 。” 宋 辛弃疾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词:“花知否?花一似 何郎 ,又似 沈东阳 。”
《國語辭典》:干宝(干寶)  拼音:gān bǎo
人名。字令升,晋新蔡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才,好阴阳数,著有《搜神记》二十卷,说明神道的不妄。另著有《晋纪》,素称良史。
《漢語大詞典》:杂录(雜録)
(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序》:“故自 武德 、 贞观 而后,吮笔为小説、小録、稗史、野史、杂録、杂记者多矣。”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如:新唐书·艺文志二有 郑处诲 明皇杂録二卷, 房千里 《投荒杂録》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