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台骀 朝代:远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远古时人。为金天氏少暤后代,世为水官之长。台骀修通汾、洮二水,帝颛顼封之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姚姬。传说中远古神仙,谓系赤帝之女,未嫁而卒,葬巫山之阳。相传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遇,自称巫山之女。王为之置观,号为朝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秦穆公女。萧史善吹箫,弄玉好之。穆公乃以弄玉嫁史。萧史教之吹箫。数年后,能以箫声招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飞升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12—? 【介绍】: 春秋时鲁国武城人,字子羽。孔子弟子。貌丑,为人公正,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吴,有弟子三百人从之学,名达乎诸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楚国鄢人。或谓屈原弟子。楚顷襄王时,为大夫。与唐勒、景差皆好辞,以赋见称。作《九辩》,述屈原志以悲之。另有《招魂》,王逸以为玉所作。《文选》收《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近人疑为后人拟作。《古文苑》所收诸赋,乃后人托名之作。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玉,楚人。师事屈平,为顷襄王大夫,有集三卷。案,《汉。艺文志。宋玉赋》十六篇,今存者《风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钓赋》《笛赋》,《九辨》《招魂》凡十一篇,《对楚王问》、《高唐对》不在此数。如《九辨》为九篇,则多出《汉志》三篇,所未审也。或云《笛赋》有宋意送荆卿之语,非宋玉作。
吕台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6 【介绍】: 西汉单父人。吕泽子,吕后侄。高祖八年,嗣父爵为周吕侯。吕后称制,与吕产并为将,封吕王。卒谥肃。
戴野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7 【介绍】: 西汉人。从刘邦起事于砀。任队卒,为都尉,击项羽。后以将军击燕、代。有功封台侯。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六十二
牧字子台,临淮人。仕莽为御史。
刘宫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简介
刘宫,西汉盱台侯刘蒙之子,虽然刘蒙之获罪被免去侯爵,但刘宫仍得封盱台侯。元始二年(2年),王莽主政,封刘宫为广陵王,奉祀其祖父江都易王刘非。居摄三年(8年),王莽篡位,降爵为公,次年封国废除。
尹绥 朝代:东汉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初人。属和成太守邳彤,任督邮。尝迎刘秀自蓟还信都,御王郎,拜偏将军。以从征功,封平台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会稽人。从薛汉习《韩诗》,为汉最知名弟子之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魏郡邺人,字孝威。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给。章帝建初中,州辟不就。刺史行部,使从事致谒,佟往谢。后隐逸。
三观──天台三观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谓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
〔一、空观〕,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二、假观〕,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名之为假。由观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以三观皆能立法故也。盖空立真谛之法,假立俗谛之法,中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名假观。
〔三、中观〕,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为中。由观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以三观当处皆能绝待故也。盖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皆绝待,即为圆中,是名中观。
五时──天台五时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大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大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大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天台,山名。智者大师,乃隋炀帝所赐之号,讳智顗。以栖身入寂于天台山,遂以此处命其名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四阿含者,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杂阿含也。)
〔一、华严时〕,华严,经名也。时者,谓初说此经,如日照高山之时也。盖如来初为大乘根熟者,首谈此经。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刹土于毫端。但化大乘菩萨,是名华严时也。(海印者,即三昧之名。喻佛智也。谓如来之智,鉴照诸法,如海能现万像也。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此云刹土者,华梵兼举也。)
〔二、鹿苑时〕,鹿苑即鹿野苑,是如来说阿含经之处也。时者,谓次说此经,如日照幽谷之时也。盖如来为小乘,于前大法,不见不闻,犹如聋瞽,于是寝大化而施小化。故于鹿苑之中,说四谛法,演四阿含等经,是名鹿苑时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方等时〕,众机普被曰方,四教并谈曰等。时者,谓次说方等诸经,如日照平地之时也。盖由前鹿苑中说小乘法,二乘之人,得少为足,便谓究竟,故假维摩居士以呵斥之,使其耻小慕大。故说维摩、楞伽等经,是名方等时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四、般若时〕,梵语般若,华言智慧,经名也。时者,谓次说此经,如日照禺中之时也。盖由小乘既被弹呵,回心向大,然其执情未能顿泯,由是广谈般若空慧之法而淘汰之,是名般若时也。(禺中时,巳时也。)
〔五、法华涅槃时〕,法华、涅槃,二经名也。时者,谓正说此经,如日轮当午之时也。盖如来于前四时,调机纯熟,故于灵山会上,称性而谈,令其会权归实,了妄即真,演长远之寿量,显至道之幽微,上中下根,咸蒙授记。此法华一经所以说也。犹有馀机未尽,故说涅槃一经,而捃拾之,是名法华、涅槃时也。(捃拾者,即收拾遗馀之意也。)
天台通别释题
【三藏法数】
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馀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