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68,分11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章台
外台
钓台
池台
台省
台前
银台
妆台
春台
夜台
西台
层台
苏台
镜台
乌台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外台(外臺)
(1).官名。 后汉 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
(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國語辭典》:三台(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2.古时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为「三台」。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台第六。叙事》:「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3.星座名。分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各两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阶级一样。参见「泰阶」条。
《漢語大詞典》:钓台(釣臺)
见“ 钓臺 ”。
亦作“ 钓台 ”。
(1).钓鱼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水东注 天渊池 ,池中有 魏文帝 九华臺 。殿基悉是 洛中 故碑累之。今造钓臺於其上。” 唐 张乔 《宿江叟岛居》诗:“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但留荒塚在,遥并钓台孤。”
(2).指 东汉 严子陵 垂钓处。故址在 浙江 桐庐 城西十五公里的 富春山 上。 东汉 严光 ,字 子陵 ,隐于此山垂钓。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今 钓台 处有石亭,临江有 严先生祠 。
《漢語大詞典》:池台(池臺)
池苑楼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欲起池臺, 元帝 不许。” 唐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诗:“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臺。”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坞壁 三山 古,池臺六代幽。”
分類:池苑楼台
《國語辭典》:台省(臺省)  拼音:tái shěng
1.汉时尚书的称呼。
2.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3.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骈字类编》:台前(台前)
唐 沈佺期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唐 李贺 有所思 帘外花开二月风,台前泪滴千行竹。
分类:台前
《國語辭典》:银台(銀臺)  拼音:yín tái
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今在右银台门之北,第一门向榜曰翰林之门,其制高大重复,号为胡门,入门直西为学士院,即开元十六年所置也。」唐人藉以指翰林学士院。唐。李白相逢行〉:「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唐。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閒坐诗:「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2.仙人所居住的处所。《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
3.职官名。宋有银台司,掌受天下状奏案牍,因司署在银台门内故名。明、清置通政司,职掌相当,故称通政司为「银台」。
《漢語大詞典》:银台门(銀臺門)
宫门名。 唐 时翰林院、学士院都在 银台门 附近,后因以 银台门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金鑾殿。”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少章》:“出入 银臺门 ,为米不为醴。”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出 银臺门 乘马,谓之大三味,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亦省作“ 银臺 ”。 宋 陆游 《后园闲步》诗:“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马 、 银臺 莫问津。” 钱仲联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银臺门 北。”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长风吹天片云邈, 银臺 万树含烟翻。”
《漢語大詞典》:银台司(銀臺司)
宋 门下省所辖官署。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司署设在 银台门 内,故名。《宣和遗事》前集:“当有银臺司 范镇 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银臺司兼门下对駮……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臺。”宋史·职官志一:“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牘,抄録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亦省作“ 银臺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黄州 副使坐闲散,諫疏无路通银臺。” 任渊 注引《国朝会要》:“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 明 谢榛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怀其尊君左纳言》诗:“岁暮银臺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國語辭典》:妆台(妝臺)  拼音:zhuāng tái
1.女子梳发化妆所使用的案台。通常备有镜子及置物的抽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且向妆台边梳妆一会,收拾齐整。」《金瓶梅》第二八回:「把妆台放在玩花楼上,那里梳头去。」
2.借指女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使小生目视东墙,恨不得腋翅于妆台左右。」
《國語辭典》:春台(春臺)  拼音:chūn tái
1.古时春天眺望览胜之处。《老子》第二○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唐。贾岛 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
2.饭桌。《水浒传》第四回:「春台上放下三个盏子,三双箸。」《儒林外史》第二回:「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
3.礼部的别名。参见「礼部」条。
分類:礼部
《國語辭典》:夜台(夜臺)  拼音:yè tái
坟墓。因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故称为「夜台」。唐。李白 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聊斋志异。卷三。连琐》:「夜台朽骨,不比生人。」
分類:坟墓阴间
《國語辭典》:西台(西臺)  拼音:xī tái
唐宋时,称御史台为「西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唐人本谓御史台在长安者为西台,言其雄剧,以别分司东都事。……本朝都汴,谓洛阳为西京,亦置御史台,至为散地,以其在西京,亦号西台,名同而实异也。」《刻拍案惊奇》卷九:「奉旨发下西台御史勘问,免不得收下监中。」
《國語辭典》:层台(層臺)  拼音:céng tái
重叠的高台。《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层台指中天,高墉积崇雉。」
分類:层台高台
《漢語大詞典》:苏台(蘇臺)
(1).即 姑苏台 。又名 胥台 。在 苏州 西南 姑苏山 上。相传为 春秋 时 吴王 阖庐 所筑, 夫差 于台上立 春宵宫 ,作长夜之饮。 越国 攻 吴 , 吴 太子 友 战败,遂焚其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风寒 碣馆 ,露惨 苏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行人悵望 苏臺 柳,曾与 吴王 扫落花。”
(2).因 苏台 地处 苏州 ,故亦用以借指 苏州 。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八:“ 苏 有 姑苏臺 ,故 苏州 谓之 苏臺 。” 清 赵翼 《到家正值山茶花盛开》诗:“寻春步屐遍 苏臺 ,带得餘香转櫂回。”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 浙江 潮猛 苏臺 烬,意向 吴淞江 口行。”参见“ 姑苏臺 ”。
《漢語大詞典》:姑苏台(姑蘇臺)
亦作“ 姑胥臺 ”。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 ,七年不成。” 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 汉 袁康 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 ,以望 太湖 。” 元 萨都剌 《登姑苏台》诗之二:“ 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 姑苏臺 上春可怜, 姑苏臺 下草芊芊。”
《國語辭典》:镜台(鏡臺)  拼音:jìng tái
1.妇女的梳妆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窗子前,花梨桌上安著镜台,墙上悬著一幅陈眉公的画。」
2.显微镜的镜筒下方所装置的有孔平台,其上可放置欲观察的微小物体。
《漢語大詞典》:乌台(烏臺)
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乌臺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乌臺牙放早,几人怒马出 长安 。”参见“ 乌府 ”。
分類:御史台
《國語辭典》:乌府(烏府)  拼音:wū fǔ
语本《汉书。卷八三。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御史府的别称。宋。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分類: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