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68,分1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望铜台
望仙台
乌台旧案
夏台
相公倦台鼎
箫台
燕台秀句
瑶台
十二瑶台(又作:昆台 瑶台)
夜台
一舆一臣台
银台
银台
舆台
越台
典故
西陵望
 
望铜台
 
歌舞西陵
 
望陵宫女
 
望老瞒
 
繐帐歌人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选》卷六十晋·陆士衡(机)《吊魏武帝文序》
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例句

恭闻天子孝,不忍望铜台。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白居易 和答诗十首(并序)之和思归乐

典故
望仙台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三辅黄图》卷三《甘泉宫》
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存神殿、望仙台、望仙观,俱在华阴县界,皆武帝宫观名也。

例句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杜甫 巴山

一宅柳花今似雪,乡人拟筑望仙台。 窦常 过宋氏五女旧居


《二老堂诗话》
元丰己未,东波坐作诗谤讪,追赴御史狱。当时所供诗案,今已印行,所谓《乌台诗案》是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四〈史部·传记类存目六·杂录·乌台诗案一卷〉~396~
乌台诗案一卷,旧本题宋朋九万编。即苏轼御史台狱词也。案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曰。元丰己未,东坡坐作诗讪谤,追赴御史狱。当时所供诗案,今已印行。所谓乌台诗案是也。
典故

《史记》卷二《夏本纪》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狱名。夏曰均台。」

例句

何许乘春燕,多知辨夏台。 沈佺期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揆画惭周道,端忧滞夏台。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相公倦台鼎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送郑十校理得洛字〉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分政新邑洛】。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亲交谁不羡【交亲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典故
相关人物
秦穆公
 
萧史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八首·升天行〉~329~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翩翻类回掌,恍惚似朝荣。穷涂悔短计,晚志重长生。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冠霞登䌽阁,解玉饮椒庭。暂游越万里,近别数千龄。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何时与尔曹,啄腐共吞腥。
《水经注》卷十八〈渭水二〉~528~
渭水又东,雍水注之。水出雍县雍山,……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然矣。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998~2~
《列仙传》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萧,能致孔雀、白鹄。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以妻焉,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皆随凤飞去。秦为作凤女祠于雍宫,时有箫声焉。」
典故
燕台秀句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柳枝五首〉
诗序:「:柳枝,洛中里娘也。……咏于〈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环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香山待,与郎俱过。』余诺之。」
《李商隐诗歌集解》
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清·程梦星笺注:「四诗乃〈子夜四时歌〉之义而变其格调者。诗无深意,但绝曲耳。其格调与〈河内诗〉皆取法于长吉。
典故
相关人物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
「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琁室、瑶台、象廊、玉床,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罢苦万民之力,刳谏者,剔孕妇,攘天下,虐百姓。」东汉·高诱注:「璇、瑶,石之似玉,以饰室台也。」
《新序》卷六《刺奢》
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

例句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九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二

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

典故
十二瑶台
   

《拾遗记》卷十《昆仑山》
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例句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司马扎 赠王道士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瑶台一遍歌。 戴叔伦 听韩使君美人歌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 李群玉 失鹤

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李群玉 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李商隐 无题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杜牧

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无可 和宾客相国咏雪诗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无可

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侯仓曹钊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薛涛 赋凌云寺二首之二

青鸟东飞正落梅,衔花满口下瑶台。 薛涛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

万点瑶台雪,飞来锦帐前。 钱起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陈子昂 彩树歌

瑶台千万里,不觉往来赊。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十六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四

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 齐己 升天行

典故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挽歌·挽歌诗三首〉~334~
「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唐·李善注引东汉末阮瑀《七哀诗》曰:「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

例句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白居易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典故
一舆一臣台

相关人物
楚王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昭公·传七年〉~758~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芊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典故

《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中书省〉~853~
注:「天子在大明宫,其院在右银台门内。在兴庆宫,院在金明门内。若在西内,院在显福门。若在东都、华清宫,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鍊、僧道、卜祝、术艺、书奕,各别院以廪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乾封中,刘懿之刘祎之兄弟、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皆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时号北门学士。天后时,苏味道、韦承庆,皆待诏禁中。中宗时,上官昭容独当书诏之任。睿宗时,薛稷、贾膺福、崔湜,又代其任。玄宗即位,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张等[二七],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故尝简当代士人,以备顾问。至德已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尤择名士,翰林学士得充选者,文士为荣。亦如中书舍人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

例句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李白 相逢行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69~
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唐·李善注:「王母,西王母也。银台,王母所居。」
典故

《昭明文选》卷三〈赋乙·京都中·东京赋〉~09~
发京仓,散禁财。赉皇寮,逮舆台。三国吴·薛综注:「言天子散发禁库之财,无问贵贱,皆赐及之。」
典故
相关人物
勾践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996~2~
吴既败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上,地方千里。勾践得范蠡之谋,躬教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台于外而馆贤士,会稽之上有越台。
《履园丛话丛话十八·古迹·越王台》~484~
《名胜志》云:「萧山县西九里有越王台,李太白诗『西陵拱越台』是也。祥符图经云种山东北亦有越王台。种山即今之卧龙山,在绍兴府城内。其山盘旋回绕,形如卧龙,相传越大夫文种葬此,故名。府志云嘉定十五年,郡守汪纲于卧龙山西南又筑一台,有曾耆年篆书三大字,刻诸石,今不存。」
《漢語大詞典》:乌台旧案(烏臺舊案)
宋 苏轼 反对 王安石 新法,辗转贬谪,赋诗托讽,被人弹劾,下御史台问罪。时称为“乌台诗案”。事见 宋 朋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后因以“乌臺旧案”为言官谏臣受迫害的典故。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不是先生瘖哑了,怕杀乌臺旧案。” 清 剑心 《〈轰天雷〉题词》:“此后抒辞宜作意,乌臺旧案认分明。”
《漢語大詞典》:夏台(夏臺)
(1). 夏 代狱名。又名 均台 。在今 河南省 禹县 南。史记·夏本纪:“ 桀 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 汤 而囚之 夏臺 。” 司马贞 索隐:“狱名, 夏 曰 均臺 。 皇甫謐 云‘地在 阳翟 ’是也。”《淮南子·本经训》:“ 汤 乃以革车三百乘,伐 桀 於 南巢 ,放之 夏臺 。”
(2).代指牢狱。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无阶封禪,空嘆息於 周南 ;絶望 夏臺 ,竟栖迟於 汉 北。” 邓拓 《赠边区参议会诸老步皓青老人原韵》之三:“快当铁骑 夏臺 日,喜得 赵 符 恒岳 阿。”
《漢語大詞典》:箫台(簫臺)
即凤台。 箫史 的吹箫台。 清 李渔 《蜃中楼·试术》:“未夕阳先着归鞭,祇盼着, 簫臺 凤鸟,天边鸞鹤,云中鸡犬。”参见“ 簫史 ”。
分類:吹箫
《漢語大詞典》:箫史(簫史)
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 汉 刘向 列仙传·箫史:“ 簫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簫史”泛指如意郎君。 清 李渔 《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 簫史 ,归 蓬岛 。”
分類:中善吹箫
《國語辭典》:瑶台(瑤臺)  拼音:yáo tái
1.用玉石装饰华美的高台。《淮南子。本经》:「帝有桀纣,为琁室瑶台象廊玉床。」
2.仙人居住的地方。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西游记》第一回:「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漢語大詞典》:昆台(昆臺)
相传 昆仑山 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皆为神仙居处。因以“崑臺”、“崑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 宋 张元干 《醉蓬莱·寿》词:“满腹经纶,回天议论, 崑臺 仙裔。”
(1). 汉 时少府的属官名。执掌 甘泉宫 事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 甘泉 居室为昆臺。”
(2).传说 黄帝 登仙处。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薰风至,真人集,﹝ 轩辕 ﹞乃厌世於 昆臺 之上,留其冠、剑、佩、舄焉。 昆臺 者, 鼎湖 之极峻处也,立馆於其下。”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 臣事之,为王述 昆臺 登仙之事。”
《漢語大詞典》:瑶阙(瑶闕)
(1).传说中的仙宫。 五代 齐己 《升天行》:“瑶闕参差 阿母 家,楼臺戏闭凝彤霞。”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九华天仙》:“瑶闕琼宫,高枕 巫山 十二。” 清 陈维嵩 《百字令·淮阴阎再彭以破环词索和为缀此章》词:“半规破镜,筭仍飞上瑶闕。”
(2).指皇宫,朝廷。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诗:“独立当瑶闕,传訶步紫垣。” 宋 谢翱 《回銮曲》诗之二:“都人望气归瑶闕,星扫茸头落参伐。”
《國語辭典》:夜台(夜臺)  拼音:yè tái
坟墓。因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故称为「夜台」。唐。李白 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聊斋志异。卷三。连琐》:「夜台朽骨,不比生人。」
分類:坟墓阴间
《國語辭典》:银台(銀臺)  拼音:yín tái
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今在右银台门之北,第一门向榜曰翰林之门,其制高大重复,号为胡门,入门直西为学士院,即开元十六年所置也。」唐人藉以指翰林学士院。唐。李白相逢行〉:「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唐。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閒坐诗:「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2.仙人所居住的处所。《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
3.职官名。宋有银台司,掌受天下状奏案牍,因司署在银台门内故名。明、清置通政司,职掌相当,故称通政司为「银台」。
《漢語大詞典》:银台门(銀臺門)
宫门名。 唐 时翰林院、学士院都在 银台门 附近,后因以 银台门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金鑾殿。”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少章》:“出入 银臺门 ,为米不为醴。”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出 银臺门 乘马,谓之大三味,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亦省作“ 银臺 ”。 宋 陆游 《后园闲步》诗:“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马 、 银臺 莫问津。” 钱仲联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银臺门 北。”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长风吹天片云邈, 银臺 万树含烟翻。”
《漢語大詞典》:银台司(銀臺司)
宋 门下省所辖官署。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司署设在 银台门 内,故名。《宣和遗事》前集:“当有银臺司 范镇 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银臺司兼门下对駮……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臺。”宋史·职官志一:“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牘,抄録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亦省作“ 银臺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黄州 副使坐闲散,諫疏无路通银臺。” 任渊 注引《国朝会要》:“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 明 谢榛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怀其尊君左纳言》诗:“岁暮银臺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國語辭典》:舆台(輿臺)  拼音:yú tái
古代将人的阶级分为十等,舆是第六等,台是第十等。故以舆台指服贱役、地位低微的人。《文选。张协。七命》:「樵夫耻危冠之饰,舆台笑短后之服。」《宋书。卷三○。五行志一》:「晋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也称为「舆皂」。
《漢語大詞典》:越台(越臺)
(1).指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横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 王琦 注:“述异记: 勾践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之。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赖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 越臺 风青, 商山 芝紫。”参见“ 越王臺 ”。
(2).指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建之台。故址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 宋 杨万里 《明发青塘芦包》诗:“回望 越臺 烟雨外,万峰尽处 五羊城 。”参见“ 越王臺 ”。
《漢語大詞典》:越王台(越王臺)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2).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为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越王臺 。”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作赋久荒 庾信 宅,怀人空上 越王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