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6
典故
4
词典
2
分类词汇
60
共6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换景
背景
闪下
凤女台
断头台
台步
燕榭
走场
饮场
花架子
踏场
转台
走过场
圆场
变脸
《漢語大詞典》:
换景
戏剧演出中更换舞台上的场景。 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
:“剩下来最难解决的是换景,按当时的技术条件,三小时内换十一堂景是不可能的。”
分類:
戏剧
演出
中更
更换
舞台
台上
场景
《國語辭典》:
背景
拼音:
bèi jǐng
1.图画、摄影中衬托主体的景物。如:「背景太亮,照片容易曝光过度。」
2.戏剧舞台上的布景。如:「这出短剧只换了两次背景就演完了。」
3.比喻可作倚靠的人物或势力。如:「人事背景」。
4.对事物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如:「历史背景」、「时代背景」。
分類:
背景
舞台
图画
人物
台上
靠山
摄影
电影
支持
事件
衬托
起作用
主体
布景
历史
景象
现实
环境
《漢語大詞典》:
闪下(閃下)
(1). 元 杂剧术语。谓从前台上急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
第一折:“夫人云了闪下。” 元
郑廷玉
《后庭花》
第三折:“ 刘 取花,旦闪下。”
(2).撇下,丢下。 元
关汉卿
《蝴蝶梦》
第二折:“大哥罪犯遭诛,二哥死生别路,三哥身归地府,乾闪下我这老业身躯。”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元》
第二折:“我精神比往日难同,闪下这小孩童怎见功。”
分類:
撇下
杂剧
丢下
剧术
从前
前台
台上
上急
《漢語大詞典》:
凤女台(鳳女臺)
相传为 秦 人祭祀 弄玉 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 凤女祠 。台址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南。后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 唐
李峤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
诗:“龙舟下瞰鮫人室,羽节高临 凤女臺 。”参见“ 凤臺 ”。
分類:
祭祀
弄玉
高台
台上
《漢語大詞典》:
凤台(鳳臺)
(1).古台名。 汉
刘向
《
列仙传·萧史
》
:“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 南朝 宋 鲍照
《升天行》
:“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黄滔
《催妆》
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 秦 娥下 凤臺 。” 元
杨维桢
《小游仙》
诗之十二:“ 嬴 家楼头縹緲女,底用 萧郎 筑 凤臺 。”
(2).泛指华美的楼台。 南朝 陈
张正见
《门有车马客行》
:“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 清 邵粹夫
《京华杂感》
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分類:
古台名
华美
楼台
《國語辭典》:
断头台(斷頭臺)
拼音:
duàn tóu tái
一种欧洲旧时的刑具。临时架木为台,在台上用铡刀切下死囚的头颅。如法国大革命时,法王路易十六即死于此种残酷的刑具。现多用以比喻执行死刑的场所。如:「这几名死囚即将被送上断头台。」
分類:
执行
斩刑
台上
上竖
竖立
立木
木架
升降
《国语辞典》:
台步(台步)
拼音:
tái bù
演员或模特儿在舞台上表演时所走的步法。如:「模特儿走秀时台步要平稳,姿态要优美。」
分类:
演员
舞台
台上
上表
表演
步法
《漢語大詞典》:
燕榭
供人游宴的台榭。榭,建筑在台上的高屋。 宋
范成大
《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
:“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分類:
游宴
台榭
建筑
台上
高屋
《漢語大詞典》:
走场(走場)
出场;在舞台上走步配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
卷二:“ 吴三桂 之婿 王长安 ,尝於九日奏女伎于 行春桥 ,连十巨舫以为歌臺,围以锦綉,走场、执役之人,皆红颜皓齿、高髻纤腰之女。”相声
《武松打虎》
:“这老虎走场呀,出来之后这边瞧瞧,那边瞧瞧。”
分類:
出场
舞台
台上
走步
《國語辭典》:
饮场(飲場)
拼音:
yìn cháng
旧时戏戏演员在台上喝茶润嗓,称为「饮场」。
分類:
台上
演员
喝水
《国语辞典》:
花架子
拼音:
huā jià zi
1.种花的架子。如:「他搭了个花架子,准备閒暇时种些花草,美化环境。」
2.传统戏剧舞台上的武术架势,招式好看但却无实际效用。后比喻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如:「他做事喜欢搞花架子,表面风光,却没有实际效益。」
分类:
种花
戏剧
架子
舞台
台上
武术
架势
招式
好看
无实
效用
《國語辭典》:
踏场(踏場)
拼音:
tà cháng
演员依照乐曲的节奏,在戏台上舞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后行脚色,力齐鼓儿,饶个撺掇,末泥色饶个踏场。」
分類:
按照
乐调
调节
节拍
戏台
台上
上舞
舞蹈
戏文
一出
《國語辭典》:
转台(轉臺)
拼音:
zhuǎn tái
转换电视频道。如:「我不想看这个节目,转台好不好?」
《國語辭典》:
转台(轉臺)
拼音:
zhuàn tái
中心部分可旋转的舞台。利用此种舞台,可缩短换布景的时间。
《國語辭典》:
转台(轉檯)
拼音:
zhuǎn tái
俗称酒女或舞女自甲桌转换到乙桌陪客。
分類:
中心
转动
能够
平台
旋转
舞台
台上
上演
演出
《國語辭典》:
走过场(走過場)
拼音:
zǒu guò cháng
1.戏曲表演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过场」。
2.比喻敷衍了事,做给别人看。如:「我一向反对走过场,只讲究形式的人。」
分類:
戏曲
角色
舞台
台上
上出
出场
一侧
下场
《國語辭典》:
圆场(圓場)
拼音:
yuán chǎng
1.为打破僵局而居中协调或提出办法。如:「还好他及时出来打圆场,免除了一场纷争。」
2.戏曲表演时剧中人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称为「圆场」。一般表示地点的转换,而根据路线的长短和方向,又可分为大圆场、小圆场、正圆场、反圆场等。
分類:
戏剧术语
戏剧
剧术
调解
纠纷
缓和
僵局
从中
剧中人
解说
提出
舞台
台上
折衷
规定
办法
环形
路线
绕行
《國語辭典》:
变脸(變臉)
拼音:
biàn liǎn
1.脸上的表情突然改变,表示与对方生气决裂的态度。《西游记》第四一回:「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
2.川剧表演中的独门绝技。以抹脸、吹脸及扯脸等方法,配合舞蹈动作掩护变换面部脸谱,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增加戏剧效果。
分類:
戏曲
翻脸
情绪
化妆
演员
舞台
台上
上当
当众
变换
脸部
色彩
变脸
脸谱
纹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