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可洪音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三十卷,后晋(序云汉中)可洪撰。
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为九字之名号,表阿弥陀佛光德之名号也。总由无量寿经所说之十二光,别由难思,无称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议光之名。谓归命于有思虑言说到底不可之光明(智慧)之如来也:「南无不可思议光。」之语。出于昙鸾之赞阿弥陀佛偈。
相应相可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相应相可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善恶之人,各以类相聚。出单卷之杂阿含经中。
婆罗可波帝
【佛学大辞典】
(经名)经名。译作广主。见百论一。梵Ba%rhas Patya。
许可
【佛学大辞典】
(杂语)认许印可之意,谓传授教法而与以许可印信也。如真言家之许可作法,净土宗圆顿戒许可之类是也。
无法可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众生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事不可思议之一。(参见:不可思议)
【三藏法数】
谓世间众生,为从何来,复从何起;从此命终,当从何生;皆不可思议,故云众生不可思议。
僧可
【佛学大辞典】
(人名)禅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
福不可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法不可避)
【三藏法数】
谓人先世敬重三宝,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亲;于后世时,生人天中,安乐富贵,随意受用,如此福报,似响应声,毫发无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法不可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业,则善道之乐果不可避。七、因缘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缘,生吉凶祸福贫富寿夭,是法尔之道理不可避。见法苑珠林六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缘不可避。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三、病不可避〕,谓人强健之时,行步轻捷,饮食自恣。若四大不调,或业缘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离,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死不可避〕,谓人生于世,一期果报,或夭、或寿,皆由前定,毫发无差,业尽报终,岂容逃免。故云死不可避。(一期者,自生至死也。)
〔五、罪不可避〕,谓人愚痴邪见,不信三宝,不忠不孝,多造恶业,生遭刑法,死堕恶道,如影随形,欲求脱免,了不可得。故云罪不可避。(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六、福不可避〕,谓人先世敬重三宝,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亲;于后世时,生人天中,安乐富贵,随意受用,如此福报,似响应声,毫发无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因缘不可避〕,能生为因,助成为缘。由前生依如是因,则今世遇如是缘。所谓父母兄弟,妻子田宅产业等,或得如意,或不如意,皆由前生作善恶业因,今世则招贫富苦乐业缘之报。故云因缘不可避。
说不可思议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之异名。
慧可
【佛学大辞典】
(人名)初名神光。北魏洛阳人。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时,神光请道甚挚。至雪夜,断其左臂,达摩感而许之,改其名曰慧可。后受达摩衣钵,继禅宗之法统,为第二祖。
【佛学常见辞汇】
北魏洛阳人,初名神光,后在嵩山少林寺拜达摩为师,改名为慧可,承接达摩的衣钵,为禅宗之第二祖。
苏目可
【佛学大辞典】
(异类)Sumukha,夜叉名。译曰善面。见大孔雀经中。
不可说不可说
【佛学常见辞汇】
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
【三藏法数】
谓从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也。
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
【俗语佛源】
灵山,即灵鹫山,又称鹫峰。山形如鹫,故名。在古印度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佛教认为,灵山是释迦牟尼佛报身净土。释迦牟尼佛曾在灵山举行法会,宣说《妙法莲华经》。我佛,指教主释迦牟尼佛。「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谓到了灵山净土,就应该朝拜佛祖。比喻到了一个地方,不能不去拜见主人。如《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到了那里,才知他就住在吾兄的宝庄上。我想,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倒把打听华忠消息这桩事搁起,径投宝庄,拜识尊颜。」(李明权)
三不可尽
【三藏法数】
(出宝积经)
〔一、经法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法,随其众生机乐不同,或广或略,虽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经法不可尽。
〔二、文字之义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亘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云文字之义不可尽。(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所宣训诲不可尽〕,谓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形,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云所宣训诲不可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