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森森  拼音:sēn sēn
1.树木茂盛的样子。《文选。潘岳。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唐。杜甫 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战慄的样子。《董西厢》卷二:「为首强人英武,见了早森森地怯惧。」
3.阴森寒冷的样子。如:「寒风森森的吹,怪可怕的。」
4.众多的样子。《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四》:「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漢語大詞典》:畏日
(1).左传·文公七年:“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称夏天的太阳为“畏日”,意为炎热可畏。 唐 杜甫 《过洞庭湖》诗:“破浪南风正,回檣畏日斜。” 宋 苏轼 《春贴子词·皇太妃阁》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认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种事情,称为日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漢語大詞典》:大威
(1).犹大畏。最可畏惧的事。指祸乱。老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朱谦之 校释引 罗振玉 曰:“ 敦煌 庚本作‘大畏至矣’。”
(2).大的权威;大的威势。《战国策·齐策六》:“且吾闻,傚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贼虽战胜,而素慑大威,客主不相知,夜遂引去。”
《漢語大詞典》:险畏(險畏)
险阻可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
分類:险阻可畏
《漢語大詞典》:森凛(森凜)
森严可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弊司:“鬼王色变曰:‘此有成例,即父命所不敢承。’气象森凛,似不可入一词。”
分類:森严可畏
《國語辭典》:曾参杀人(曾參殺人)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曾参在费地时,有一个与他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误传为曾参杀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经人再三的传告,便信以为真,丢下手中正在织布的杼,吓得逃跑了。典出《战国策。秦策二》。后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唐。韩愈 释言:「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出:「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也作「曾母投杼」。
分類:流言可畏
《國語辭典》:剑戟森森(劍戟森森)  拼音:jiàn jǐ sēn sēn
剑戟密布,戒备森严。比喻人心险恶,令人生畏。《北史。卷三三。李义深传》:「义深有当世才用,而比胸险峭,时人语曰:『剑戟森森李义深。』」
《國語辭典》:金刚努目(金剛努目)  拼音:jīn gāng nǔ mù
本指寺院护法菩萨睁目凸眼的样子。后引申为凶怒时的表情或威猛的形象。《太平广记。卷一七四。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也作「金刚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