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魏郡人,字好古。尝为艺文监照磨。善画墨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徽州歙县人,字虞卿,号古学。年四十始教谕乡校,调饶州路鄱江书院山长,转嘉兴路崇德州学校教授,以嘉兴主簿致仕。卒年七十七。有《鸣球集》、《忠孝集》、《稽古论》等。
王好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赵州人,字进之,号海藏。著名医药学家。通经史,好医学。师事名医李东垣、张元素,取两家之长而有所发挥。尝任赵州学教授,兼提举官内医学。所著《伤寒辨惑论》、《仲景详辨》等均佚,今存主治伤寒病之《医垒元戎》十二卷,及《阴證略例》、《此事难知》、《汤液本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人,字学古。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诗学唐李贺,酒酣长歌,声若金石。有《学古集》。
元诗选
质字学古,(一作固)甬东人,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好为长吉体。酒酣长歌,声若金石,尝与杨铁崖夜行,有挑梅花灯者,铁崖命赋一诗,立就,为铁崖所称。年九十六卒。《昆山志》载:学古与邑中耆儒卢观、赵天祐、卫馆、盛德瑞、范天与共六人,有司月给廪以赡之。元时待士之厚如此。
甬上耆旧诗·卷三
字学古,为诗学长吉体,客于娄江,与杨铁崖、顾仲英诸贤相倡和。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古鼎,松江人。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受益,号古斋,济南人。仕为江浙行中书省检校官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张札古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为拖雷部属。从破金有功,授河东南北路船桥随路兵马都总管万户。后从攻宋蜀地,下兴元,围嘉定,殁于军。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必范号古一,宋太宗十世孙,桐江人。
朱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1 【介绍】: 元扬州路崇明州人,字子阳,号次山,一号希古道人。世祖至元三十年授海运千户。秩满不复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8 【介绍】: 元僧。庆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应。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迁杭州径山,赐号慧性宏觉普济大师。有《古鼎外集》。
元诗选
祖铭,字古鼎,奉花应氏子。年十八,从金峨横山锡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竺西坦公主天童,使掌书记,后遍参诸尊宿,闻元叟在灵隐,往谒焉。言下豁然开悟,元统元年,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迁普陀,复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径山,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十七年,退居妙明庵。十九年书偈而逝,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古鼎洞彻玄微,踔厉纵横,袁伯长、胡汲仲、黄晋卿、虞伯生、欧阳原功皆称慕之。原功赠诗,有「上人能举龙文鼎,坐断淩霄第一关」之句。初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夜宿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左右翼卫皆天神,曰:「天帝以此鼎还赐径山。」诘旦以事质其僧,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
皇明名僧辑略
师讳铭。临济十五世孙。四坐道场。将示寂。谓其徒曰。观世音持莲华至矣。安坐而逝。火化。舌根齿牙数珠不坏。五色舍利无数。国史危先生为之碑。有四会语录行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祖铭。字古鼎。奉化应氏子。幼颖悟。不近荤食。稍长学通百氏书。而尤嗜佛典。年十八厌处尘俗。从金峨锡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受具戒。出游诸方。首依竺西坦公。掌记室。复走闽浙。多所参访。莫有契者。时元叟在灵隐。师往谒焉。一语之下。遂坦然无疑滞。久之。臻其阃奥。一时德誉蔼著。所与交游。皆雅望之士。去留为丛林重轻。而师愈谦抑自持。有以舆从为相迎者。悉谢绝之。唯杖履而已。顺帝元统元年。师五十有四。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学者不惮步险。争愿趋往座下。后八年。迁普陀。浙东都元帅完者都公。威震海上。而于师至礼甚恭。日本商航。数奉国命。盛赍金币来聘。师每避去。未几。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径山。师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夜宿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左右翼卫皆天神。若有所告曰。天帝以此鼎。还赐径山。诘旦以事质。其僧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因与之俱来。为求给役。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朝廷以师法席之盛。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十一年。颖豪乱作。师治妙明庵于放生池上。曰。吾将老于是。十七年。杭再受兵。师退而庵居。又数月。苗獠焚掠径山。丞相达识帖木迩。延师入云居庵。暇则诣师问道。请礼弥笃。一日请看经次。师惟默坐。公问。长老何不看经。师云。寻行数墨为看经耶。公无语。师翻经云。老僧看经。看经去也。公以手覆经云。请与说破。师云。伊尹周公阿谁做。公遂领悟。已而示微疾。更衣危坐。致书丞相。嘱以外护佛法之意。俄而指语其徒曰。观世音金台至矣。吾平生兼修之功。有验也。乃大书偈曰。生死纯真。太虚纯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书已掷笔而逝。留七日。颜貌如生。行院概郡府官僚。设俎奠于道。茶毗。舌根数珠不坏。得五色光舍利无算。建塔于径山及隆教普陀青山。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传于世。师意度直率。不为缘饰。居处物用。清苦淡泊。晨兴盥颒以至浣濯。未尝役童仆。自幼至耆年。未尝少休。修净业礼观音像。日必千拜。而于大法。洞彻玄微。开示直截。踔厉纵横。应变无穷。虽门庭峻拔。若不可少杀。随其夙器。慈悲诱掖成就为多。至于文学。乃师之世业。里中袁文清公桷。金华胡公长孺。黄公溍。蜀郡虞文靖公集。长沙欧阳公玄。咸称慕之。见诸文字者。举可徵已。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古鼎禅师。讳祖铭。出于四明应氏。风骨轩昂。谈论超人意表。得道于元叟端公。出世。谈禅之会有四。皆名山广泽之中。四众围绕。其升堂入室之鼓。日不停声。当是时。六宗之徒。互相犯诤。铭著书千百言以解之。声达朝廷。朝廷赐铭号。曰慧性文敏弘学普济禅师。丛林共美其功。楚石琦有语曰。具眼宗师。超方哲匠。传列祖之灯。息六宗之抗。身非身相非相。天教擎在千峰上。盖铭初与楚石。同参元叟端。端公喜怒不测。所举者皆流俗鄙事。所诃者皆贤圣章句。铭大疑之。乃诣端公之室。端呵呵大笑。铭曰。自远趋风。师何谑耶。端公蓦起顿足曰。山僧罪过不少。铭瞠愕而却。会书记寮虚职。林首座知铭。欲举铭补之。端曰。见弹而求鸮炙。不亦早乎。林曰。何谓也。曰。待渠识得西来意方可耳。不然流成文字蠹鱼。何益哉。铭闻大惭陨涕。自誓求决大事。一日参罢。铭复进曰。黄龙南倾心。请益于慈明。慈明屡诟骂之。何也。端曰。赵州道。台山婆子。被我勘破。与慈明笑曰。是骂耶。为复肝胆相似。为复鼻孔不同。铭曰。一对无孔铁锤。曰。南立悟去。又且如何。铭曰。病眼见空花。端曰。金沙混杂。政未得在。铭又拟进语。端震声喝之。铭失声笑曰。祖铭此回做得书记也。端公亦笑而许之。住后僧问。如何是佛。铭曰。秤锤蘸醋。又曰。如何是佛向上事。铭曰。仰面不见天。僧曰。云门乾矢橛。又作么生。曰。不是好心。僧曰。乾矢橛与秤锤蘸醋。相去多少。曰。镬汤里𨁝跳。僧又拟问。铭便喝。铭言行平易。不以绳墨制学者。尝曰。沧海有择流之心。则成牛迹。春日有偏炤之意。仍似萤光。所以大冶烹金。不须九转。众生成佛。只在刹那。分之别之。远之弃之。岂大慈长者之心哉。晚住径山。禅流益心归之。恕中愠。早受业于元叟。既出游方。闻铭继径山之席。乃归访铭。铭请愠归蒙堂。间与商确古今。于是二公互相肯可焉。及愠出世灵岩。法嗣紫箨道公。铭复称之。或曰。愠公向亲先老人。今其背德承绍无名老衲。师反奖之。何也。铭曰。不然。当今吾老人之望。故重天下矣。裨贩之徒。往往承虚接响。愠公得意于紫箨。不以声名而忘其本。节操如此。岂可及哉。铭年垂耄。爱携衲子山游。不计远近。意得即到。归便高枕。鼻息如雷。一日命侍者遍插香。声钟告寂。众趋绕之。铭则宴然侧身长往矣。有遗偈曰。生死纯真。太虚纯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其门下继居径山者。象源淑也。居径山。百尔躬先率之。勤奋乃言。先老人。弗以絮务劳贤者。淑曰。安有贤者。而弗劳乎。于是。冰风四峻。廉士大集。一日趋出门。大叫曰。杀来了。杀来了。众惊集。淑乃庄立蜕去。其次门人力金者。主持天界。
释浦尚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浦尚。字希古。槜李人。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七岁。母授以孝经。一过即成诵。弗忘好佛书。十二岁。见紫微山惠力海公。白父母。愿从受业。许之。祝发为沙弥。既长。闻景岩福公。住崇德之尝乐。因往参焉。昼夜究华严观。公悦其颖悟曰。异日树教东南者。必尚也。及侍公于杭之高丽。代公教授。众心宾服。佥举为都讲。天历戊辰。领宣政院劄。住尝乐。尝乐自福公去。寺废已久。师葺而新之。学徒不远千里而至。至无所容。重纪至元四年。迁皋亭之崇先。益阐其秘。名闻于朝。有旨。赐号慈峰妙辩大师。阅七年退。处禦溪别峰兰若。至正十年。行省丞相。尊其道。遣使延之高丽。特授御制金襕袈裟。及张士诚据姑苏。累聘不应。疾亟起。索笔书偈曰。七十三年住世。只为佛祖出气。今朝打个散场。惊得虚空落地。掷笔而逝。二十二年秋九月也。茶毗。会者二万馀人。舍利千馀颗。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焚地三夕。有光射天。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师状伟器宏。勇于进道。口转佛名不辍。客至剧谈。抵暮无倦色。探深抉秘。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得师法传持名世者。不下数十人。学古海住崇先。滋泽翁住西湖妙心。二十最著。师晚年自号杂华道人。宗华严。志不忘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豫章人,字邻初。熊朋来子。文宗至顺二年乡贡进士。官至江西行省员外郎。元末兵起,太古力陈守御计,当事者不能从,遂弃官去。入明不仕,隐储山。工画。有《冀越集记》。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古梅禅师者。名正友。姓于氏。广信人也。住闽之高仰山。为绝学诚禅师入室之真子。诚得道于灵云定。定嗣雪岩钦。钦为友四世之祖也。友为人。文而烈。不依违两可。好立言行。以洁白著声。初依末山本得度。本示以禅关节要。不领。因循住江淮两浙之间。归省本。本揭其所得。友罔措。本曰。你参病鹤禅耳。翥翼九天。未有日在。友愧无所容。乃遍历宗庭。因小便触地。恍有所发。又参绝学诚公于洪州之般若寺。诚曰。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且道是许它语。未肯语。对曰。言下委然。诚大笑而起。次早友得上方丈。诚曰。夜来事作么生。友以坐具便摵曰。灵云捉得贼。玄沙不放赃。即今赃贼一时断还和尚了也。曰。黄檗打临济意作么生。友喝。诚曰。筑大愚三拳则且置。因甚又来掌黄檗。友拟对。诚摇手曰。不是。友曰。毕竟那个是。诚击之曰。不是不是。次早友又上方丈。诚厉声曰。抽袈裟。友拟议。诚痛打三十。友连喝。复打六十。次早哀求挂塔。诚公不许。且叱之。于是友浮沉。岁月自爱也。度夏雪岩。因读法昌语。豁然有新證。乃书颂古数则。寄呈般若诚公。诚曰。此人得我第三番竹篦。气力犹欠脱壳在。今兄弟家。三年五载做工夫。无个入处。将从前话头抛却。不知行到中途而废。可惜前来许多心机。有志之士。看众中柴乾水便僧堂温煖。发愿三年不出门。决定有个受用。有等才做工夫。但见境物现前。便成四句。将谓是大了当人。口快舌便。误了一生。三寸气消。将何保任。若欲出离。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友遥闻之。闺阁中物。一时放下。又三年赴斋。打动钵盂。乃彻法源。披伽黎焚香。向般若大展曰。非吾师大机大用。正友几成木强人耳。住后上堂曰。慧剑单持。明行正令。拟议不来。丧身失命。还有当锋底么。良久云。正好一帆风过海。个中不遇驾涛人。喝一喝。又曰。月落山头惨。云横谷口阴。欲明生死事。直指本来心。且道如何是本来心。夜静不劳重借月。玉蟾常挂太虚中。至正壬辰深春高。仰山树不颖。泉忽涸。众惧。友曰。老僧向后自有嘉徵。五月初三。集众跏趺。垂训谆谆。奄然敛目而寂。仰山泉始涌。树始花。友初住天心。掘地见藏金。友掩之。或曰。无主之物。方便纳之。以兴佛事。曷不可乎。友曰。吾教以檀施为佛事。发藏得物。未之载也。冒而容之。宁不惭乎。其夜风雨暴作。巨石崩压其处。人名其山。曰却金山。 赞曰。蒿枝之令。数百年来。丛林畏而不闻矣。是以驴乳十斛。杂滥人间。而端人正士。故有流涕长太息之感也。诚公滴桃源真乳于严霜巨冻之秋。而古梅之器琉璃也。自无迸裂之患。则雪岩横出一枝。灼可观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宁夏人,字善卿。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以擒斩杨完者部违纪兵士,有声于时。旋为江南行台镇抚,治绍兴,募兵守境。授行枢密院判官,分院治绍兴。后以欲发兵拒方国珍,违御史大夫拜住哥意,被杀。谥忠勇。
维基
迈里古思(?—1358年),中国元朝末年唐兀氏,字善卿。侨居松江,幼年家贫,从师学习诗经、易经,授徒养母。多结交名士。至正十四年(1354年)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苗军主将杨完者在杭州劫掠百姓,有人至绍兴城中强夺人马,迈里古思擒斩数人。他于是名声大振,百姓称颂。江南行台移治绍兴,迈里古思担任行台镇抚,他大募民兵守御。处州山贼焚掠婺州永康、东阳,迈里古思提兵与石抹宜孙约期夹攻,平定山贼。擢升为江东廉访司经历,保卫绍兴,境内安然。江浙省臣承制授他为行枢密院判官,分院治绍兴。不满御史大夫拜住哥扰民,结怨。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二十二日,出兵过曹娥江,与侵攻绍兴属县的平章方国珍冲突。部将黄中攻打上虞,请增兵。迈里古思驻军东关,御史大夫拜住哥派人召迈里古思至其私第议事,命左右用铁槌将他打死,断其头,掷厕所中。城中百姓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黄中率部下复仇,尽杀拜住哥家人和台府官员掾史,留下拜住哥不杀,告知张士诚,张士诚派部将率兵守绍兴。拜住哥转任行宣政院使,监察御史真童弹劾拜住哥,元顺帝削拜住哥官职,安置在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