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8
词典
1
分类词汇
47
共47,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集校
陈牍
佚存
集释
丙部
寿麻
市册
纳西族
引经据古
影刊
断编残简
伐山语
互讹
保残守缺
陈撄宁
《漢語大詞典》:
集校
汇集诸家对某一古籍的各种校勘,断以己意。如: 郭沫若 著有
《〈管子〉集校》
。
分類:
汇集
诸家
一古
古籍
校勘
《漢語大詞典》:
陈牍(陳牘)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
诗之四:“水流花谢中,何处寻陈牘?”
分類:
陈旧
简牍
古籍
《漢語大詞典》:
佚存
散失而复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 清 嘉庆 中, 日本 林衡 (号 天瀑山人 )辑有
《佚存丛书》
,所收均为我国散失已久的古籍。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
:“ 明 人此类小说,佚存在 日本 者闻颇不少也。”
分類:
散失
失而复得
保存
古籍
《漢語大詞典》:
集释(集釋)
汇辑诸家对某一古籍的解说,断以己意。 清
王先谦
《〈庄子集释〉序》
:“ 郭君 爱翫之不已,因有
《集释》
之作。”
分類:
诸家
一古
古籍
解说
《國語辭典》:
丙部
拼音:
bǐng bù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丙部即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释道宗教的学说、小说、技艺、术数等作品。也称为「子部」、「子书」。
分類:
丙部
中国
古籍
四部
分类
荀勖
群书
《漢語大詞典》:
四部书(四部書)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
《汲冢书》
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
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
《
隋书·经籍志一
》
。
分類:
中国
书籍
四大
大类
《漢語大詞典》:
寿麻(壽麻)
亦作“ 寿靡 ”。 我国古籍中所记的极远的西方古国。
《
山海经·大荒西经
》
:“有 寿麻 之国。”
《
吕氏春秋·任数
》
:“西服 寿靡 ,北怀 儋耳 。” 高诱 注:“﹝ 寿靡 ﹞西极之国。‘靡’亦作‘麻’。”
分類:
古籍
极远
西方
方古
古国
《漢語大詞典》:
市册
指古籍中的坊间刻本。 清
姚鼐
《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
诗:“自兴雕版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
分類:
古籍
坊间
刻本
《國語辭典》:
纳西族(納西族)
拼音:
nà xī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么些族」条。
分類:
纳西族
少数民族
古籍
人口
《國語辭典》:
引经据古(引經據古)
拼音:
yǐn jīng jù gǔ
引用经典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依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序》:「缅昔作者,如王仲任、应仲远,引经据古,博辨宏通。」
分類:
引用
古籍
文句
《漢語大詞典》:
影刊
谓先照原书影摹,然后上版开雕。珍贵古籍,为存其本来面目, 清 乾嘉 以后,每用此法复印。
分類:
影摹
然后
珍贵
古籍
《國語辭典》:
断编残简(斷編殘簡)
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
编,串连简片的绳子。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狭长形竹、木片。断编残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宋史。卷三一九。欧阳脩传》:「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也作「断简残编」、「残编断简」、「残章断简」。
分類:
残缺不全
古籍
书写
《漢語大詞典》:
伐山语(伐山語)
指骈体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话》
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生事必对熟事,熟事必对生事。若两联皆生事,则伤於奥澁;若两联皆熟事,则无工,盖生事必用熟事对出也。”亦指从古籍中摘要引录的资料或文句。 宋
陈鹄
《
耆旧续闻
》
卷五:“古人作文,多为伐山语,盖取诸书句要入之文字中,贵其简严。” 明 杨慎 曾博引旧籍汇成一书,定名为
《艺林伐山》
,即取义于此。
分類:
骈体文
引用
生僻
古籍
摘要
资料
文句
《漢語大詞典》:
互讹(互訛,互譌)
亦作“ 互譌 ”。谓古籍中上下两句的文字互相讹误。 清
俞樾
《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两句互误例
》
:“古书有上下两句平列,而传写互误其字者。
《
诗·江汉
》
篇:‘ 江 汉 浮浮,武夫滔滔。’ 王 氏 引之 曰:‘当作“ 江 汉 滔滔,武夫浮浮。”’……写经者‘滔滔’‘浮浮’上下互譌。”
《
管子·侈靡
》
“使君亲之际同索,属敬也;使人君不安者,属察也” 郭沫若 校:“‘察’与‘际’互讹。”
分類:
古籍
中上
上下
两句
文字
讹误
《國語辭典》:
保残守缺(保殘守缺)
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也作「抱残守缺」、「补残守缺」。
分類:
保藏
残缺
今文经学
古籍
文献
儒生
墨守
残缺不全
拘执
执一
一家之言
《漢語大詞典》:
陈撄宁
(1880-1969)道教学者。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少读古籍医书,研老庄道家之学。后历游九华、武当、崂山等名山胜迹。三十八岁后常居上海,任仙学院教授,主编道学杂志,曾研读道藏,写出部分道藏目录、索引及道书多种,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国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著有
《黄庭经讲义》
、
《孙不二女丹诗注》
、
《静功疗养法》
等。
分類:
道教
教学
学者
古籍
医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