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大野
《漢語大詞典》:望诸(望諸)
(1).古泽名。 春秋 属 宋 , 战国 时为 齐 地,后归 赵 。故地在今 河南省 睢县 与 山东省 菏泽市 之间。参阅《周礼·夏官·职方氏》。
(2).即 望诸君 。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适 楚 怀 陈軫 ,游 燕 弔 望诸 。”
(2).即 望诸君 。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适 楚 怀 陈軫 ,游 燕 弔 望诸 。”
《漢語大詞典》:孟诸(孟諸)
《漢語大詞典》:雷泽(雷澤)
(1).古泽名。本名 雷夏泽 。在 河南省 范县 东南接 山东省 菏泽市 界。传说 舜帝 曾在此捕鱼。《管子·版法》:“ 舜 耕 歷山 ,陶 河 滨,渔 雷泽 ,不取其利,以教百姓。”《史记·五帝本纪》:“ 舜 耕 歷山 ,渔 雷泽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雷夏泽 在 濮州 雷泽县 郭外西北。”《汉书·地理志下》:“ 舜 渔 靁泽 。”
(2).借指 大舜 。 唐 张说 《帝在潞州祥瑞颂·大人迹》:“皇帝从 临 潞 州还京后,其宅内及州街并有大人跡,长二尺五寸,自东而西,布武相继。颂曰:百神从王,一举西适,众观空廨,连步云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泽 ,旷古奇事,存乎帝籍。”
(3).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山海经·海内东经》:“ 雷泽 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 吴 西。”《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元 任士林 《蟠松赋》:“桎梏 禹 宫之梁,斲削 雷泽 之梭。”
(4).古县名。在今 山东省 鄄城县 境内。《元和郡县图志·濮州》:“ 雷泽县 ,本 汉 成阳县 ,古 郕伯国 、 周武王 封弟 季载 於 郕 , 汉 以为县,属 济阴郡 。 隋 开皇 六年,於此置 雷泽县 ,因县北 雷夏泽 为名也,属 濮州 。”
(2).借指 大舜 。 唐 张说 《帝在潞州祥瑞颂·大人迹》:“皇帝从 临 潞 州还京后,其宅内及州街并有大人跡,长二尺五寸,自东而西,布武相继。颂曰:百神从王,一举西适,众观空廨,连步云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泽 ,旷古奇事,存乎帝籍。”
(3).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山海经·海内东经》:“ 雷泽 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 吴 西。”《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元 任士林 《蟠松赋》:“桎梏 禹 宫之梁,斲削 雷泽 之梭。”
(4).古县名。在今 山东省 鄄城县 境内。《元和郡县图志·濮州》:“ 雷泽县 ,本 汉 成阳县 ,古 郕伯国 、 周武王 封弟 季载 於 郕 , 汉 以为县,属 济阴郡 。 隋 开皇 六年,於此置 雷泽县 ,因县北 雷夏泽 为名也,属 濮州 。”
《漢語大詞典》:圃田
(1).犹甫田,大田。 唐 钱起 《送马使君赴郑州》诗:“膏雨带 滎水 ,归人耕圃田。”
(2).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圃田,种蔬果之田也。”
(3).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牧斋 目 沈留侯 《艺林汇考》,为经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
(4).古泽薮名。故地在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南 曰 豫州 ,其山镇曰 华山 ,其泽藪曰 圃田 。”《竹书纪年》卷下:“三月,为大沟于 北郛 ,以行 圃田 之水。”亦称“ 圃泽 ”。《列子·仲尼》:“ 郑 之 圃泽 多贤, 东里 多才。” 张堪 注:“﹝ 圃泽 ﹞ 圃田 也。在 中牟县 。”
(2).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圃田,种蔬果之田也。”
(3).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牧斋 目 沈留侯 《艺林汇考》,为经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
(4).古泽薮名。故地在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南 曰 豫州 ,其山镇曰 华山 ,其泽藪曰 圃田 。”《竹书纪年》卷下:“三月,为大沟于 北郛 ,以行 圃田 之水。”亦称“ 圃泽 ”。《列子·仲尼》:“ 郑 之 圃泽 多贤, 东里 多才。” 张堪 注:“﹝ 圃泽 ﹞ 圃田 也。在 中牟县 。”
《漢語大詞典》:鸿泽(鴻澤)
(1).巨大的恩泽。多指皇恩。 唐 韦承庆 《上东宫启》:“荡荡鸿泽,霑濡不已。”《旧唐书·玄宗纪上》:“爰承后命,载阐休期,总军国之大猷,施云雨之鸿泽。” 清 查慎行 《十二月初四日恭闻大行皇帝于十一月十三日宾天》诗:“功高参赞道弥纶,鸿泽靡涯造化均。”
(2).古泽名。 汉 李尤 《鸿池陂铭》:“ 鸿泽之陂 ,圣王所规,开水东注,出自城池。”参见“ 鸿隙陂 ”。
(2).古泽名。 汉 李尤 《鸿池陂铭》:“ 鸿泽之陂 ,圣王所规,开水东注,出自城池。”参见“ 鸿隙陂 ”。
《漢語大詞典》:荥泽(滎澤)
(1).小水貌。《韩诗外传》卷五:“故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滎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2).古泽名。《书·禹贡》“ 滎 波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汴水》:“昔 禹 於 滎泽 下,分 大河 为 阴沟 ,出之 淮 泗 。”参见“ 滎波 ”。
(2).古泽名。《书·禹贡》“ 滎 波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汴水》:“昔 禹 於 滎泽 下,分 大河 为 阴沟 ,出之 淮 泗 。”参见“ 滎波 ”。
《漢語大詞典》:荥波(滎波)
二水名。《书·禹贡》:“ 滎 波 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惠栋 《九经古义·尚书古义上》:“ 马 郑 本皆云‘ 滎 播 既都’。 郑 云:‘ 沇水 溢出 河 为泽。 卫狄 战在此地,今塞为平地, 滎阳 民犹谓其处为 滎播 。’ 栋 案:‘ 滎 波 当是二水名。’《周书·职方》云:‘ 豫州 其川 滎雒 ,其浸 波 溠 。’ 孔氏 以为‘ 滎泽 波水’,非也。 郑 於《周礼注》依《尚书》,读波为播,以 滎播 即 滎泽 ,合为一,亦非。”
分類: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