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凫臾(鳧臾)
古国名。即 夫馀 。在今 东北 地区。《礼记·王制》“东方曰寄” 孔颖达 疏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夷者,觝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九种:一曰 玄菟 ,二曰 乐浪 ,三曰 高驪 ,四曰 满饰 ,五曰 鳧臾 ,六曰 索家 ,七曰 东屠 ,八曰 倭人 ,九曰 天鄙 。”
《漢語大詞典》:佛罗安国(佛羅安國)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 佛来安 。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三佛齐国:“ 三佛齐国 ,在 南海 之中,诸蕃水道之要衝也……其属有 佛罗安国 ,国主自 三佛齐 选差。地亦产香,气味腥烈,较之下岸诸国,此为差胜。”
《漢語大詞典》:堕婆登(墮婆登)
南海 古国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堕婆登:“ 堕婆登 国,在 林邑 南,海行二月,东与 訶陵 、西与 迷黎车 接,北界大海。”
分類:南海古国
《漢語大詞典》:堕和罗(墮和羅)
南海 古国名。亦译作“独和罗”。南与 盘盘 ,北与 迦罗舍佛 ,东与 真腊 相接,西邻大海。见旧唐书·南蛮传新唐书·南蛮传下故地或以为在今 湄南河 下游。
分類:南海古国
《漢語大詞典》:堕罗钵底(墮羅鉢底)
南海古国名。即 堕和罗国 。 暹罗 古都 大城 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 真腊国 ……西至 堕罗鉢底 国,南至小海,北即陆 真腊 。”
《漢語大詞典》:阇婆婆达(闍婆婆達)
亦称“ 闍婆达 ”。亦称“ 闍婆 ”。 古国名。地在今 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 或 苏门答腊岛 ,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 闍婆婆达国 , 元嘉 十二年,国王 师黎婆达陁阿罗跋摩 遣使奉表。”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闍婆达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境异:“梵僧 菩萨胜 又言:‘ 闍婆国 中有飞头者,其人目无瞳子,聚落时有一人据。’”宋史·外国传五·闍婆:“ 闍婆国 在南海中。其国东至海一月,汎海半月至 崑崙国 。”
分類:古国
《漢語大詞典》:欢头国
1.传说中的古国名。
《漢語大詞典》:胡荼辣国(胡荼辣國)
古国名。故地在今 印度 卡提阿瓦半岛 (KathiawarPen.)。国境甚大,物产富饶,沿海港口为古代东西方商舶所经。 宋 赵汝适 诸蕃志有专条记述。 意大利 旅行家 马可·波罗 于1292年离 中国 西行后,曾到此。
《漢語大詞典》:绩阳(績陽)
古国名。在今 山东省 茌平县 和 菏泽市 附近。逸周书·史记:“昔者 绩阳 ,彊力四征。 重丘 遗之美女, 绩阳 之君悦之,荧惑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二。”
《漢語大詞典》:浑庾(渾庾)
亦作“ 浑窳 ”。 古国名。史记·匈奴列传:“﹝ 冒顿 ﹞后北服 浑庾 、 屈射 、 丁零 、 鬲昆 、 薪犂 之国。” 张守节 正义:“已上五国在 匈奴 北。”
分類:古国
《漢語大詞典》:饥国(飢國)
(1).缺乏粮食的国家。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飢国之野也。”
(2).古国名。
《漢語大詞典》:哈剌契丹
古族名兼古国名。也叫 黑契丹 (契丹语,哈剌为“黑”的意思)。指 耶律大石 所建的 西辽 。也用来专指 契丹 本族人。
分類:古国契丹
《漢語大詞典》:骇沐(駭沐)
古国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 越 之东有 骇沐之国 ,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
《漢語大詞典》:诃伽国(訶伽國)
古国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 咸亨 三年, 周澄国 遣使上表,言 訶伽国 有白象,首垂四牙,身运五足。”
《漢語大詞典》:伯虑(伯慮)
神话传说中古国名。山海经·海内南经:“ 伯虑国 、 离耳国 、 雕题国 、 北胊国 皆在 鬱水 南。一曰 相虑 。” 毕沅 校正:“相字当为柏字, 伯虑 一作 柏虑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