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4,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枉口
枉口拔舌
枉口诳舌
枉口嚼舌
妄口拔舌
妄口巴舌
瘏口哓音
图书在口
喎口
瓦罐不离井口破
袜口
拖家带口
脱口成章
脱口而出
五口通商
《漢語大詞典》:枉口
谓屈服改口。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自己信得过的宗旨,便是雷霆霹靂向他头上盘旋,也不肯枉口説个不字儿。”
分類:屈服改口
《國語辭典》:枉口拔舌  拼音:wǎng kǒu bá shé
枉口,指胡言乱语;拔舌,源自佛教,谓人生前若说假话,搬弄是非,死后将入拔舌地狱受拔舌之苦。故用拔舌来譬喻说假话和搬弄是非。「枉口拔舌」为骂人肆意胡言,造谣生事的话。《金瓶梅》第二五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也作「提口拔舌」、「枉口嚼舌」。
《漢語大詞典》:枉口诳舌(枉口誑舌)
见“ 枉口拔舌 ”。
《國語辭典》:枉口拔舌  拼音:wǎng kǒu bá shé
枉口,指胡言乱语;拔舌,源自佛教,谓人生前若说假话,搬弄是非,死后将入拔舌地狱受拔舌之苦。故用拔舌来譬喻说假话和搬弄是非。「枉口拔舌」为骂人肆意胡言,造谣生事的话。《金瓶梅》第二五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也作「提口拔舌」、「枉口嚼舌」。
《漢語大詞典》:枉口嚼舌
见“ 枉口拔舌 ”。
《國語辭典》:枉口拔舌  拼音:wǎng kǒu bá shé
枉口,指胡言乱语;拔舌,源自佛教,谓人生前若说假话,搬弄是非,死后将入拔舌地狱受拔舌之苦。故用拔舌来譬喻说假话和搬弄是非。「枉口拔舌」为骂人肆意胡言,造谣生事的话。《金瓶梅》第二五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也作「提口拔舌」、「枉口嚼舌」。
《漢語大詞典》:妄口拔舌
见“ 妄口巴舌 ”。
《漢語大詞典》:妄口巴舌
亦作“ 妄口拔舌 ”。 谓肆意胡说。红楼梦第一二○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评剧《小女婿》第十一场:“你可是年轻轻的人啊!你可别妄口拔舌的。”
分類:肆意胡说
《漢語大詞典》:妄口巴舌
亦作“ 妄口拔舌 ”。 谓肆意胡说。红楼梦第一二○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评剧《小女婿》第十一场:“你可是年轻轻的人啊!你可别妄口拔舌的。”
分類:肆意胡说
《漢語大詞典》:瘏口哓音(瘏口嘵音)
犹唇焦舌敝。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予维音嘵嘵”二语。 李大钊 《大哀篇》:“然自 满清 之季,仁人义士,痛吾民之顦顇於异族专制之下,相率奔驰,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儔类,言之者瘏口嘵音,行之者断头絶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 恩孚 明知学生要求惩办卖国贼万办不到,劝阻罢课,瘏口哓音,何止一次。”
《分类字锦》:图书在口(图书在口)
元稹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
元稹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
分类:闺秀
《分类字锦》:喎口
曹瞒传:太祖少好飞鹰走狗,㳺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
分类:
《漢語大詞典》:瓦罐不离井口破(瓦罐不離井口破)
见“ 瓦罐不离井上破 ”。
《國語辭典》:瓦罐不离井上破(瓦罐不離井上破)  拼音:wǎ guàn bù lí jǐng shàng pò
(谚语)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台上打破。比喻坏事做尽,终有报应的时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自古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也作「瓦罐不离井口破」。
《高级汉语词典》:袜口  拼音:wà kǒu
机织长统袜的上边或卷边用较粗纱线织成
《高级汉语词典》:拖家带口  拼音:tuō jiā dài kǒu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國語辭典》:脱口成章(脫口成章)  拼音:tuō kǒu chéng zhāng
随口即能讲出一篇文章。比喻人才思敏捷,学问好。宋。苏轼 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蕡。脱口成章,粲莫可耘。」也作「出口成章」、「出言成章」。
《國語辭典》:脱口而出(脫口而出)  拼音:tuō kǒu ér chū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
《國語辭典》:五口通商  拼音:wǔ kǒu tōng shāng
清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后,与英订南京条约,开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称为「五口通商」。是为外国人在中国租地通商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