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4,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海口
口实
口食
开口笑
信口
巷口
口号
山口
闭口
金口
口语
口碑
利口
计口
交口
《國語辭典》:海口  拼音:hǎi kǒu
1.内河通海的地方。亦指临海的地方。唐。方干 陆山人画水诗:「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诗经。大雅。生民》唐。孔颖达。正义:「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3.誇口、说大话。如:「誇下海口」。
4.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参见「海口市」条。
《國語辭典》:口实(口實)  拼音:kǒu shí
1.粮食。《易经。颐卦》:「自求口实。」晋。江统 徙戎论:「且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2.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3.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國語辭典》:口食  拼音:kǒu shí
饭食。《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君口食,奴自供。要睡时,先自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口食之类,是在我们身上。」
《國語辭典》:开口笑(開口笑)  拼音:kāi kǒu xiào
1.张嘴发笑,指人心情愉快。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裂开缺口有如人咧嘴而笑的样子。如:「你看!你的鞋都已经开口笑了,还不换双新的?」
3.用面粉、奶油、鸡蛋调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炸好时出现裂口,像人开口发笑的样子,故称为「开口笑」。如:「妈妈炸了一大盘开口笑,他俩吃得好开心。」
《國語辭典》:信口  拼音:xìn kǒu
不加思索而任意发言。唐。白居易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刘齐礼初入花丛,手舞足蹈,也不知如何是好,海阔天空,信口乱说。」
《國語辭典》:巷口  拼音:xiàng kǒu
巷道的出入口。唐。高瑾〈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僧儿用手指自巷口王二哥茶坊里道:『有个粗眉大眼精蹶鼻子略绰口的官人,教我把来与小娘子。』」
《國語辭典》:口号(口號)  拼音:kǒu háo
1.不起草稿,随口吟成的诗文。宋。王辟之《渑小燕谈录。卷四。高逸》:「文忠公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也称为「口占」。
2.含有赞颂性质的赞美诗。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3.打油诗或顺口溜。《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枣阳县中,人人称羡,造出四句口号,道是:『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胜似为驸马。』」
《國語辭典》:口号(口號)  拼音:kǒu hào
1.供口头呼喊,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如:「抗议的群众,一面走一面呼口号,场面极为壮观。」
2.口头暗号。《老残游记》第七回:「这口号喊出,那大盗就觌面碰著,彼此打个招呼,也决不动手的。」
《國語辭典》:山口  拼音:shān kǒu
1.两山间交会的隘口。唐。常建〈张山人弹琴〉诗:「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香。」
2.山洞口。唐。王维桃源行〉:「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3.琵琶、三弦琴等弦乐器上端架弦的部位,及箫管的吹窍部位,均称为「山口」。
《漢語大詞典》:闭口(閉口)
(1).沉默,缄默。史记·张仪列传:“ 楚王 曰:‘愿 陈子 闭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白头趋走里,闭口絶谤訕。” 巴金 《沉落》:“说到读书上来,我只好闭口了。”
(2).犹灭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觉知,使 长安 尉 奇 等往捕 开章 。 长 匿不予,与故中尉 蕑忌 谋,杀以闭口。” 张守节 正义:“谋杀 开章 ,以闭絶谋反之口也。”
(3).指一定时间内停止通航。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 熙宁 中,欲行冬运。 汴渠 旧制有闭口,十月则舟不行,於是以小船数十,前设碓,以擣冰,役夫苦寒,死者甚众。”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十月闭口:“近时 天津 海口,每至冬日,海舶不通,谓之封河,颇近 宋 时 汴渠 闭口之例。”
《國語辭典》:金口  拼音:jīn kǒu
1.不妄言。比喻言语的重要。《通俗编。言笑》:「启金口,……家语,周朝有金人,三缄其口,故后人以不妄言者为金口也。」
2.对他人言语的敬称。南朝梁。萧统七契〉:「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3.天子所说的话。明。高明《琵琶记》第一二出:「玉音主盟,金口说合。」
4.佛教指如来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黄色,故称其口为「金口」。唐。孟浩然 与张折冲游耆闇寺诗:「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
《國語辭典》:口语(口語)  拼音:kǒu yǔ
1.专指谈话所用的语言。唐。刘知几《史通。卷六。言语》:「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
2.议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3.诽谤。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
4.诉讼关系人受审时,与案情有关的陈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知县录了口语,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来问。」也称为「口供」、「口词」。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口碑  拼音:kǒu bēi
众人的口头传颂,有如文字镌刻于碑石。语本《五灯会元。卷一七。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后比喻众人的口头称扬。《老残游记》第一八回:「那知道未及一个时辰,已经结案,沿路口碑啧啧称赞。」
《國語辭典》:利口  拼音:lì kǒu
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高级汉语词典》:计口
按人口计算
分类:计口
《國語辭典》:交口  拼音:jiāo kǒu
1.众口同声、齐声。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宋。陆游 书感诗:「常记当年赋子虚,公卿交口荐相如。」
2.交谈、对谈。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令大臣与议,无屈帝尊与虏交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彼此有意,只不曾交口。」
3.争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行至日晡,遇一个恶少后生,要买宝刀,两个交口厮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