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4,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十口
峡口
溪口
口诵
湖口
出口
苦口
藉口
口舌
夏口
口传
河口
口授
绝口
缄口
《骈字类编》:十口
唐 白居易 赠邻里往还 骨肉都卢无十口,粮储依约有三年。
唐 刘驾 唐乐府十首 其二 轮者讴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漢語大詞典》:峡口(峽口)
(1).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2).泛称峡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 ,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 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骈字类编》:溪口
唐 曹唐 题武陵洞五首 其二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其六 渔梁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漢語大詞典》:口诵
读出声音来;朗读。例如: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骈字类编》:湖口
宋书张兴世传:太宗即位,四方反叛。进兴世号龙骧将军,领水军,距南贼于赭圻,筑二城于湖口。元史世祖纪:宋将高世杰复据岳州。世杰会郢、复、岳三州及上流诸军、战船数千艘,兵数万人,扼荆江口。壬辰,阿尔哈雅以军屯于东崖。世杰夜半遁去。黎明至洞庭湖口,兵船成列而阵。阿尔哈雅督诸翼万户及水军张荣实、解汝楫等,逐世杰于湖口之夹滩,遣郎中张鼎台世杰,世杰降。 水经: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湖。 明一统志:湖口县在九江府城东六十里。
《國語辭典》:出口  拼音:chū kǒu
1.将本国货物运到外国。也称为「输出」。
2.赴张家口以北等边塞之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二百里,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3.清代遣戍犯人至关外,称为「出口」。《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
4.出言。《红楼梦》第五六回:「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因为这事自己不便出口,只好托师爷把首县请来,同他商量。」
5.外出的门。相对于入口而言。如:「下车后我会在火车站出口等你。」
6.船只驶出港口。《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次日出口,风平浪静,两人凭栏看看海中景致。」
《國語辭典》:苦口  拼音:kǔ kǒu
1.口中引起苦涩的味觉。《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2.反覆不断的劝告。《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起初决计不肯办,后来经兄弟苦口劝导,把抚宪的意思再三开导,绅士这才答应了。」
《國語辭典》:藉口  拼音:jiè kǒu
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2.以某事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藉口。」也作「借口」。
3.假托的理由。如:「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也作「借口」。
《國語辭典》:口舌  拼音:kǒu shé
1.说话的器官。《易经。说卦》:「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2.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咱非六国愚主,怎被你口舌所能摇撼?」
3.言语上的争吵、争执。《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
4.谈论、评论。《红楼梦》第七七回:「这才乾净,省得旁人口舌。」
《高级汉语词典》:夏口  拼音:xià kǒ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國語辭典》:口传(口傳)  拼音:kǒu chuán
1.口头传言。如:「口传不足为信。」
2.以口传授。《淮南子。泛论》:「此皆不著于法令,而圣人之所不口传也。」《红楼梦》第五回:「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也作「口授」。
《國語辭典》:河口  拼音:hé kǒu
河流的出口。河川流入海洋、湖泊或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又三里沟新河口视旧口水高六尺,开旧口有沙淤之患,而为害稍轻。」唐。孟郊赠转运陆中丞〉诗:「帆影咽河口,车声聋关中。」
《國語辭典》:口授  拼音:kǒu shòu
以口传授。《汉书。卷三○。艺文志》:「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也称为「口传」。
《國語辭典》:绝口(絕口)  拼音:jué kǒu
1.从此不说。《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三国演义》第四回:「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2.刚说的话,尚未离口。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老夫语未绝口,不想贤弟果然至此。」也作「悬口」。
《國語辭典》:缄口(緘口)  拼音:jiān kǒu
沉默不语。如:「一听到敏感的话题,他便缄口保持沉默。」也作「结口」。
分類:闭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