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7,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呀口
吟口
口渴
谤口
坊口
向口
沔口
泗口
瓶口
口头禅
口北
蠡口
口信
口问
口算
《漢語大詞典》:呀口
张大口。 宋 无名氏 《王榭传》:“海兽浮其右,张目呀口,欲相吞噬。”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蛇妖》:“蛇对众举首怒目,呀口吐气。”
分類:张大大口
《漢語大詞典》:吟口
谓说话含混不清。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 王先谦 集解:“后汉·梁冀传:‘口吟舌言。’ 章怀 注:‘谓语吃不能明了。’‘吟口’当与‘口吟’同义。‘ 盗跖 吟口’三句,与 扬雄 《解嘲》‘ 孟軻 虽连蹇(连蹇谓口吃),犹为万乘师’,文意近似。诸説皆非。”
分類:含混不清
《國語辭典》:口渴  拼音:kǒu kě
口里很乾,想要喝水。
分類:口渴喝水
《漢語大詞典》:谤口(謗口)
毁谤人的嘴。 宋 王令 《寄王正叔》诗:“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怒目瞋以环,谤口焰而火。”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会玉》:“ 伯将 谤口,父亲前事漏。”
分類:毁谤
《骈字类编》:坊口
唐 白居易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漢語大詞典》:向口
近口。沾唇;接触口。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原 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盏曰:‘发初先向口,欲竟渐伸头。’”
分類:接触
《骈字类编》:沔口
齐书张敬儿传:以敬儿为持节督雍梁二州郢司二郡军事、雍州刺史,将军如故,封襄阳县侯,二千户,部伍泊沔口。雍水经:沔水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注庾仲 曰夏口,一曰沔口矣。 地理通释:夏口,一曰沔口,江水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注船当浦东即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孙权所筑也。依山傍江,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
《骈字类编》:泗口
晋书褚裒传:及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
又卞敦传:时石勒侵逼淮泗,帝求良将可以式遏边境者,公卿举敦除徐州刺史,镇泗口。 魏书高闾传:欲修渠通漕路,必由于泗口,溯淮而上,经角城淮阴大镇,舟船素畜,敌因先积之资,以拒始行之路。 唐书王智兴传:揫索财赂,交权幸以贾虚名。用度不足,始税泗口以佐军须。又崔彦曾传:初蛮寇五管陷交趾,诏节度使孟球募兵三千往屯,以八百人戍桂林。旧制,三年一更,至期请代。而彦曾亲吏尹戡、徐行俭贪不恤士,乃议禀赐之,请无发兵,复留屯一年。戍者怒,杀都将王仲甫,胁粮料判官庞勋为将,取库兵,剽湘、衡,虏丁壮,合众千馀北还,自浙西趋淮南,达泗口。 地理通释:泗州宿迁县,晋大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
《国语辞典》:瓶口  拼音:píng kǒu
瓶子口。如:「那个花瓶的瓶口有个缺角。」
分类:瓶口瓶子
《國語辭典》:口头禅(口頭禪)  拼音:kǒu tóu chán
原指不曾领会佛教禅理,只袭用它的一些常用语作为谈话的题材。后泛指说话时的惯用语。《老残游记》第九回:「不如弄两句辟佛老的口头禅,就算是圣人之徒,岂不省事?」《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他们的口头禅是『维新』两个字,因此引为同志,谁想性情却大不相同的。」也作「口头语」。
《國語辭典》:口北  拼音:kǒu běi
长城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如古北口、张家口,故称为「口北」。也称为「口外」。
《國語辭典》:口外  拼音:kǒu wài
长城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如古北口、张家口,故称为「口外」。也称为「口北」。
《漢語大詞典》:蠡口
镇名。在 江苏省 吴县北 。相传因 范蠡 浮舟五湖经此而得名。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往迹》:“ 蠡口 在 长洲 界,又谓之 蠡塘 ,昔 范蠡 扁舟浮五湖,盖尝经此。”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國語辭典》:口信  拼音:kǒu xìn
1.以口头传达的消息。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怕你写不及书信呵,你则道个口信来。」《冷眼观》第一五回:「忽又想起柔斋,他虽是营业不正,然而待我尚有故人念念之情,此番回去,竟忘却托老二带个口信与他,殊非交友之道。」
2.口头上的诺言。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那厮无行止,失口信。」
《分类字锦》:口问(口问)
唐书选举志:岁终通一年之业,口问大义十条,通八为上,六为中,五为下。
分类:考试
《漢語大詞典》:口算
(1).亦作“ 口筭 ”。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后汉书·安帝纪:“辛卯,詔以三辅比遭寇乱,人庶流宂,除三年逋租、过更、口筭、芻稾。”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汉书·食货志上“常有更赋,罢癃咸出”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虽老病者,皆復出口算。” 唐 刘禹锡 《和州刺史厅壁记》:“初 开元 詔书以口筭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 宋 朱熹 《策问》:“间者天子数下宽大詔书,弛民市征口筭与夫逃赋役者之布。”
(2).按牲畜的头数所征的赋税。旧唐书·崔从传:“ 扬府 旧有货麴之利,资产奴婢交易者,皆有贯率,羊有口算,每岁收利以给用, 从 悉除之。”
(3).也称心算。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运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