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47,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口语体
口燥唇乾
口燥唇干
口札
口脂面药
口口声声
口劲
口角炎
口澳
口叭叭
口报
口碑载道
口卞
口不二价
词典(续上)
口壅若川口语体
口燥唇乾
口燥唇干
口札
口脂面药
口口声声
口劲
口角炎
口澳
口叭叭
口报
口碑载道
口卞
口不二价
《漢語大詞典》:口语体(口语體)
指白话文体。《朱自清文集·自序》:“《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拟原书的口语体,可惜不大像。” 王古鲁 《话本的性质和体裁》:“它(指话本)本身原是说话,所以是口语体。”
分類:白话文
《漢語大詞典》:口燥唇干(口燥唇乾)
亦作“ 口乾舌燥 ”。亦作“ 口乾舌焦 ”。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 柯岩 《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 袁静 《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漢語大詞典》:口札
犹口占。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儇弄》:“有都押衙 蔡 姓者,戏谓 己公 曰:‘某有诗已絶,诸人不必措词。’ 己公 坚请口札,押衙朗吟。”参见“ 口占 ”。
《漢語大詞典》:口叭叭
见“ 口巴巴 ”。
《漢語大詞典》:口巴巴
亦作“ 口吧吧 ”。亦作“ 口叭叭 ”。 多言貌。 宋 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説法口巴巴地。”《五灯会元·泐潭清禅师法嗣·黄龙道震禅师》:“石人问枯桩,何时汝发华?枯桩怒石人,何得口吧吧?” 明 朱有炖 《义勇辞金》第四折:“打这廝舌刺刺狂言作戏,口叭叭全无道理。”
《高级汉语词典》:口卞
口才;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