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5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棍子
由头
无辞
灭口
计帐
团貌
碴儿
谤端
敲竹杠
《國語辭典》:
棍子
拼音:
gùn zi
以木材或金属、塑胶等材料所制成的棒棍。《红楼梦》第四四回:「有一个再提此事,即刻来回我,不管是谁,拿拐棍子给他一顿。」
分類:
棍子
政治
金属
给予
打击
他人
长条
他方
口实
《國語辭典》:
由头(由頭)
拼音:
yóu tóu
理由、藉口。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他搜寻出这等分家私的由头。」《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琇思量半晌,只是未有个由头出脱他。」《歧路灯》第四七回:「忽闻少主母病故,顿时成了一个哑子。跌脚叹道:『败的由头来了!』」也作「由头儿」。
分類:
由头
借口
因由
口实
《漢語大詞典》:
无辞(無辭)
(1).不辞让;不推辞。
《
礼记·哀公问
》
:“固臣敢无辞而对。” 郑玄 注:“辞,让也。” 宋
苏轼
《再游径山》
诗:“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2).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汉
董仲舒
《
春秋繁露·竹林
》
:“其书战伐,甚谨;其恶战伐,无辞。何也?” 宋
梅尧臣
《鬼火后赋》
:“客惭忸无辞而起,余方掩乎衡门。” 叶圣陶
《穷愁》
:“﹝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无见,则无辞可以加罪。”
分類:
不辞
辞让
有言
言辞
推辞
有口
口实
《國語辭典》:
灭口(滅口)
拼音:
miè kǒu
1.防人泄漏秘密而杀之。《战国策。楚策四》:「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新唐书。卷一一二。列传。王义方》:「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
2.塞人之口,免得予人口实。《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分類:
采取
为防
防止
措施
避免
知道
内情
口实
《国语辞典》:
计帐(计帐)
拼音:
jì zhàng
1.结算帐目。如:「有空就到店里帮我计帐,别一天到晚乱跑!」
2.旧时记载地方户口实况的名册。平时由地方官吏每年按当地人口实况编成计帐,而后再送往尚书省作为编造户籍的底本。《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
分类:
结算
算帐
记载
帐目
户口
口实
实况
名册
《漢語大詞典》:
团貌(團貌)
唐 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
《
通典·食货七
》
、 宋 王溥
《
唐会要·团貌
》
。
分類:
三年
编造
户籍
每年
把人
人口
口实
实况
造成
《國語辭典》:
碴儿(碴兒)
拼音:
chá ér
1.碎屑、碎块。如:「骨头碴儿」、「玻璃碴儿」。
2.嫌隙、芥蒂。如:「过去他们俩之间有碴儿。」
3.器物上的破口。如:「那瓶子上有个新碴儿」。
4.话题、话头。如:「提起那件碴儿,众人便争论不休。」
5.剃后残馀或复生的短毛发。如:「胡子碴儿」。
分類:
器物
嫌隙
势头
争执
破口
事
口实
说过
《漢語大詞典》:
谤端(謗端)
授人以口实的事端;招致他人责难的事端。
《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
“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裴松之 注引
《孙资别传》
:“乡人司空掾 田豫 、 梁 相 宗艳 皆妬害之,而 杨丰 党附 豫 等,专为 资 构造谤端,怨隙甚重。”
分類:
口实
事端
招致
他人
责难
《國語辭典》:
敲竹杠(敲竹槓)
拼音:
qiāo zhú gàng
藉端勒索财物,或抬高价钱。《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孽海花》第七回:「若碰著公子哥儿朦懂货,那就整千整百的敲竹杠了。」
分類:
敲竹杠
弱点
口实
索取
财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