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0
词典
11
分类词汇
98
佛典
1
共98,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发问
口谈
言约
道说
口敕
哭穷
口奏
口齿
御人
口义
立约
口论
占奏
口述
报告
《國語辭典》:
发问(發問)
拼音:
fā wèn
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不懂的请举手发问。」
分類:
发问
口头
提出
出问题
《漢語大詞典》:
口谈(口談)
亦作“ 口谭 ”。
(1).口头谈论;口头谈说。
《
庄子·天下
》
:“然 惠施 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汉
王充
《
论衡·定贤
》
:“夫人不谓之满,世则不得见口谈之实语。” 何其芳
《画梦录·梦后》
:“从前有人隔壁听姑妇二人围棋,精绝,次晨叩之,乃口谭而已。”
(2).口气,语气。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四:“ 李氏 与 大郊 面质,句句是 杨化 口谈,咬定 大郊 谋死真情。”
(3).方言。口头禅。引申为骗人的话。
《海上花列传》
第十四回:“‘倌人开宝’是俚哚堂子里口谈啘,陆里有真个嗄!”
分類:
口头
口气
方言
谈论
语气
谈说
骗人
《漢語大詞典》:
言约(言約)
言语之约,口头的约定。
《
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
:“二人遇於 乌伤 溪水之上,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分類:
口头
约定
《漢語大詞典》:
道说(道説)
称说;口头表达。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 非 为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书。”
《敦煌曲子词·倾杯乐》
:“每道説水济(际)鸯鸞,惟指樑间双鷰。”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
:“今冬有人自京至,向我道説 玄明宫 。”
分類:
道说
称说
说
口头
表达
《國語辭典》:
口敕
拼音:
kǒu chì
天子口授诏令。《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
白居易
〈
新乐府。缭绫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分類:
帝王
宣诏
诏敕
口头
诏令
《國語辭典》:
哭穷(哭窮)
拼音:
kū qióng
故意在言辞上表现自己毫无钱财,装做贫穷的样子。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我与你觅下的金、寻下的银、买下的锦、趱下的罗,珠和翠整箱儿盛垛。娘呵!你那哭穷,恰似翻河。」
分類:
口头
《漢語大詞典》:
口奏
口头陈奏。
《
宋史·罗点传
》
:“前后与侍从列奏諫请帝过宫者凡三十五疏,自上奏者又十六章,而奏疏 重华 、上书 嘉王 及面对口奏不预焉。”
分類:
口头
陈奏
《國語辭典》:
口齿(口齒)
拼音:
kǒu chǐ
1.口和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2.歌唱、说话、读书时的咬字发音。如:「口齿不清」。《红楼梦》第五四回:「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3.言语、谈吐。指说话的本领。如:「口齿伶俐」。《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
4.牲口的年龄。
分類:
口齿
口头
言语
歌唱
牲口
牙齿
表达
谈吐
达能
能力
年龄
读书
书时
发音
音吐
吐字
《國語辭典》:
御人
拼音:
yù rén
1.女官、女侍。掌理侍御之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御人以告子元。」《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御人八十一,视元士。」
2.驾驭车马的人。《南史。卷三六。江夷传》:「无兼衣馀食,尝为上所召,过浣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后起。牛饿,御人求草,湛良久曰:『可与饮。』」
3.制御他人。《汉书。卷五九。张汤传》:「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
分類:
驾驭
侍女
制驭
武力
他人
车马
人口
力制
侍妾
口头
制人
应对
交锋
财货
《國語辭典》:
口义(口義)
拼音:
kǒu yì
1.口述经义,为唐代科举取士的一种方法。《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明经停口义,复试墨义十条。」
2.讲义。如宋代胡瑗著有《周易口义》及《洪范口义》。
分類:
明经
科试
试士
有口
要求
口头
经义
《國語辭典》:
立约(立約)
拼音:
lì yuē
订立盟约、条约、契约,或成立口头约定。《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我先同你立约:第一件到老姑子庙后,天天学走山道,能把这崎岖山道走得如平地一般,你的道就根基立定了。将来我再教你念经说法。」
分類:
订立
盟约
成立
立契
契约
口头
约定
《漢語大詞典》:
口论(口論)
口头论说。 汉
王充
《
论衡·自纪
》
:“夫口论以分明为公,笔辩以荴露为通。”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
:“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适庶之分,以匡得失。”
分類:
口头
论说
《漢語大詞典》:
占奏
口头奏对。
《
新唐书·王播传
》
:“﹝ 王播 ﹞雅善占奏,虽数十事,未尝书于笏。”
《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
:“﹝ 辽主 ﹞闻 俭 ( 张俭 )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餘事。”
分類:
口头
奏对
《國語辭典》:
口述
拼音:
kǒu shù
口头叙述。如:「请口述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分類:
口述
口头
叙述
《國語辭典》:
报告(報告)
拼音:
bào gào
1.陈述,一般多为下对上。如:「这事我须回营报告。」
2.宣告。《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
3.报告的言语内容或文书。如:「口头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
4.应用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属员向上级陈述意见时用之。
分類:
报告
对上
宣告
上级
会议
告诉
群众
陈请
汇报
报时
正式
式陈
陈述
口头
书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