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0,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王岩叟(字 彦霖 恭简 )
刘次庄(字 中叟 号 戏鱼翁 )
韦旻(号 白云先生、白云闲叟 )
施大任(字 和叟 名 天任 )
王觌(字 明叟 )
张舜民(字 芸叟 号 浮休居士、碇斋 )
李洵(字 远游 号 丹川退叟 )
释惟清(号 佛寿、灵源叟 惟清 字 觉天 陈 名 怀清 )
杨存(字 正叟、存之 )
石处道(字 元叟 )
释进英(别称 花药英 进英 字 拙叟 )
唐恪(字 钦叟 )
王直方(字 立之 号 归叟 )
洪拟(字 成季、逸叟、成第 弘 文宪、文定 世称 净智先生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悟新( 悟新 黄 号 死心叟 王 )王岩叟(字 彦霖 恭简 )
刘次庄(字 中叟 号 戏鱼翁 )
韦旻(号 白云先生、白云闲叟 )
施大任(字 和叟 名 天任 )
王觌(字 明叟 )
张舜民(字 芸叟 号 浮休居士、碇斋 )
李洵(字 远游 号 丹川退叟 )
释惟清(号 佛寿、灵源叟 惟清 字 觉天 陈 名 怀清 )
杨存(字 正叟、存之 )
石处道(字 元叟 )
释进英(别称 花药英 进英 字 拙叟 )
唐恪(字 钦叟 )
王直方(字 立之 号 归叟 )
洪拟(字 成季、逸叟、成第 弘 文宪、文定 世称 净智先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5 【介绍】: 宋僧。韶州人,俗姓黄。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诣隆兴府黄龙寺谒宝觉,谈辨得悟。自号死心悟新禅师。出住云岩,晚迁黄龙,学者云集。全宋诗
释悟新(一○四三~一一一四),俗姓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初谒栖贤秀铁,自号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晚迁黄龙。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心禅师法嗣。徽宗政和四年卒,年七十二(《释氏疑年录》转引《五灯全书》卷三八)。《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全粤诗·卷二四
释悟新(一○四三 — 一一一四),自号死心叟,俗姓黄。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初谒栖贤秀铁,壮依佛陀院德修,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谒晦堂,初住云岩,次迁翠岩,晚住黄龙。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卒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年七十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诗二首。禅林僧宝传·补禅林僧宝传
禅师讳悟新。王氏。韶州曲江人。魁岸黑面。如梵僧。壮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谒栖贤秀铁面。秀问。上座甚处人。对曰。广南韶州。又问。曾到云门否。对曰。曾到。又问。曾到灵树否。对曰。曾到。秀曰。如何是灵树枝条。对曰。长底自长。短底自短。秀曰。广南蛮。莫乱说。新曰。向北驴。只恁么。拂袖而出。秀器之。而新无留意。乃之黄龙。谒宝觉禅师。谈辩无所抵捂。宝觉曰。若之技止此耶。是固说食耳。渠能饱人乎。新窘无以进。从容白曰。悟新到此。弓折箭尽。愿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宝觉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偷心。乃可耳。新趋出。一日默坐下板。会知事捶行者。新闻杖声。忽大悟。奋起忘纳其屦。趋方丈见宝觉。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学得底。某甲是悟得底。宝觉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新自是号为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盖识悟也。久之去游湘西。是时哲禅师。领岳麓。新往造焉。哲问。是凡是圣。对曰。非凡非圣。哲曰。是什么。对曰。高著眼。哲曰。恁么。则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对曰。且道是凡是圣。哲曰。争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新仰屋作嘘声。哲曰。气急杀人。对曰。恰是。拂袖便出。谒法昌遇禅师。遇问。近离甚处。对曰。某甲自黄龙来。遇云。还见心禅师么。对曰。见。遇曰什么处见。对曰。吃粥吃饭处见。遇插火箸于炉中云。这个又作么生。新拽脱火箸。便行。新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禬。酒胾汪濊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拆。俄有巨蟒盘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新叱之而遁。新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新恚骂曰。陵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折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迁住黄龙。学其云委。属疾退居晦堂。夜参竖起拂子云。看看拂子病。死心病。拂子安。死心安。拂子穿却死心。死心穿却拂子。正当恁么时。唤作拂子。又是死心。唤作死心。又是拂子。毕竟唤作什么。良久云。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銮不相干。有乞末后句者。新与偈云。末后一句子。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生平爱骂人。只为长快活。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晚。小参说偈。十五日。泊然坐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荼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后。 赞曰。馀阅死心悟门。政所谓渴驴奔泉。怒猊抉石者也。当其凡圣情尽。佛祖在所诋诃。况馀子乎。山谷谓。其雍雍肃肃。观者拱手。此老盖亦惮之矣。神僧传·卷第九
释悟新。姓王氏。韶州曲江人也。魁岸黑面如梵僧状。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禬酒胾汪秽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折。俄有巨蟒蟠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新叱之而遁。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新恚怒曰。陵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析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还住黄龙。学者云委。属疾退居晦堂。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泊然而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茶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094 【介绍】: 宋大名清平人,字彦霖。仁宗嘉祐六年,举明经科第一。调栾城主簿,累知安喜县。哲宗立,以刘挚荐为监察御史,请复差役法,劾罢蔡确、章惇。历侍御史、枢密都承旨、中书舍人等。元祐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刘挚罢相,岩叟连疏论救,被劾为挚党。七年,罢知郑州,徙河阳。卒谥恭简。有《大名集》等。全宋诗
王岩叟(一○四三~一○九三),字彦霖,大名清平(今山东临清东南)人。仁宗嘉祐五年(一○六○)进士,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知定州安喜县。哲宗即位,擢监察御史,迁左司谏,侍御史。元祐二年(一○八七),改起居舍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不拜,以直集贤院知齐州。四年,权中书舍人(同上书卷四二六)。进权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后知开封府。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七年,罢知郑州(同上书卷四七三)。八年,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宋史》卷三四二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二一八
王岩叟(一○四三——一○九三),字彦霖,大名清平(今山东临清)人。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熙宁中,韩琦留守北京,辟为属。哲宗初,为监察御史,累上书言役钱、榷盐之弊,论蔡确罪状。迁左司谏兼权给事中,改侍御史,起居舍人,拜中书舍人,权知开封府。元祐六年任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后为御史排击,出知郑州。八年,徙河阳,数月而卒,年五十一,谥恭简。绍圣中入党籍。著《易》、《诗》、《春秋传》、《系年录》、《韩魏公别录》(存),有《大名集》四十卷。见《东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本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中叟,号戏鱼翁。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元丰八年以黄履荐,为殿中侍御史。哲宗元祐初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阴附蔡确,罢官谪居新淦。善书法,摹古帖极得其真。有《法帖释文》。全宋诗
刘次庄,字中叟(《能改斋漫录》卷一六),长沙(今属湖南)人(《瀛奎律髓》卷三八)。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赐同进士出身(同上书)。元丰八年(一○八五)为殿中侍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三六八)。二年,除名勒停(同上书卷三九六),寄居新淦,筑戏鱼堂(《书史会要》卷六)。有《戏鱼堂法帖》十卷,并自为释文(《舆地纪胜》卷三四)。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施大任(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和叟,初名天任,武进(今属江苏)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越州上虞县主簿。历真州军事推官,越州录事参军,知泰州海陵县,通判淄州、舒州,知南康军。后管勾衢州福唐观、台州崇道观,寻请老归。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六。事见葛胜仲《丹阳集》卷一二《朝议大夫施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字明叟。第进士。历颖昌府签书判官。哲宗即位,擢右司谏,累上数十章劾蔡确、章惇等,请尽罢青苗法,唯采掇免役法中有助于差役者数十事上之。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以论事出知润州。入为刑、户部侍郎,使辽,为辽人礼重。绍圣初,贬鼎州团练副使,澧州安置。徽宗立,起为工部侍郎,迁御史中丞,改翰林学士。后出知润、海州,罢主管太平观。又因弹劾章惇,除名安置临江军。卒年六十八。全宋诗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清乾隆《如皋县志》卷二六)。神宗熙宁中为润州推官。元丰末为右正言,进司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八、三八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侍御史(同上书卷四○三)。出知润州、苏州。除淮南转运使,徙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四二二、四四五)。六年,入为刑部侍郎,权礼部、户部(同土书卷四六六、四七八、四八三。《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七绿诗,题为兵部侍郎)。绍圣初,知成都府,徙河阳,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元符元年(一○九八)再贬鼎州团练副使,澧州安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徽宗即位,起知永兴军,入为御史中丞,寻改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二六)。出知润州,徙海州,罢勾管太平观,临江军安置。卒,年六十八。《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绿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八四二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人。第进士,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迁司农、太仆丞。哲宗立,擢右正言,进司谏。极论蔡确、章惇等朋邪害政,章数十上,遂相继斥去。尝预编《元祐敕》。改右司员外郎,拜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出知润、苏州。徙江、淮发运使,入拜刑、户二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成都府。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又贬鼎州团练副使。徽宗即位起复,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以草制不当执政意,出知润州,遂安置临江军,无疾而终,年六十八。觌性清简,持正论始终,罹谴逐不少变。《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邠州人,字芸叟,号浮休居士、碇斋。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尝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神宗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军久屯失利情形,谪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召为监察御史。进秘书少监,使辽,加直秘阁、陕西转运使,知陕、潭、青三州。徽宗立,擢右谏议大夫。徙吏部侍郎,寻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崇宁初坐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性慷慨,以敢言称。嗜画,题评精确,亦能自作山水。为文豪迈有理致,尤长于诗。有《画墁集》等。全宋诗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为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为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为陕西转运使,历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为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著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为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为《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为第六卷。全宋文·卷一八一三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人。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军久屯失利之情,坐谪监邕州盐米仓,又改监郴州酒税。元祐初,以司马光荐,召为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崇宁初,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舜民慷慨喜论事,以刚直敢言称。见《宋史》卷三四七本传、卷二○三、二○六、二○八、《艺文志》二、六、七。著有《使辽录》一卷、《郴行录》一卷、《南迁录》一卷、《画墁录》一卷、《画墁集》一百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六
李洵,字远游,号丹川退叟,郡望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绍圣间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清(?~一一一七),字觉天,号灵源叟,俗姓陈,武宁县(今属江西)人。住隆兴府黄龙寺。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宝觉心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七年卒,赐号佛寿。《禅林僧宝传》卷三○、《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惟清(?——一一一七),又名怀清,洪州武宁(今江西武宁)人,法号佛寿,又号灵源叟,俗姓陈。谒祖心禅师得法。初住舒州太平,后嗣祖心主黄龙。能文善咏,黄庭坚等师事之。后迁泐潭。政和七年卒。见《嘉泰普灯录》卷六,《禅林僧宝传》卷三○,《罗湖野录》卷一、四。禅林僧宝传·卷第三十
禅师名惟清。字觉天。号灵源叟。生南州武宁陈氏。方垂髫上学。日诵数千言。吾伊上口。有异比丘过书肆。见之。引手熟视之。大惊曰。菰蒲中有此儿耶。告其父母。听出家从之。师事戒律师。年十七为大僧。闻延恩院耆宿法安。见本色人。上谒愿留就学。安曰。汝苦海法船也。我寻常沟壑耳。岂能藏哉。黄龙宝觉心禅师。是汝之师。亟行毋后。时公至黄龙。泯泯与众作息。问答茫然。不知端倪。夜誓诸佛前曰。倘有省发。愿尽形寿。以法为檀。世世力弘大法。初阅玄沙语。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取之乃大悟。以所悟告宝觉。宝觉曰。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然新得法空者。多喜悦致散乱。令就侍者房熟寐。公风神洞冰雪。而趣识卓绝流辈。龙图徐禧德占。太史黄庭坚鲁直。皆师友之。其见宝觉。得记莂。乃公为之地。宝觉钟爱。至忘其为师。议论商略。如交友。诸方号清侍者。如赵州文远。南院守廓。张丞相商英。始奉使江西。高其为人。厚礼致。以居洪州观音。不赴。又十年淮南使者朱京世昌。请住舒州太平。乃赴。衲子争趋之。其盛不减圆通。在法云长芦时。宝觉春秋高。江西使者王桓。迁公居黄龙。不辞而往。未几宝觉殁。即移疾居昭默堂。颓然坐一室。天下想其标致。摩云昂霄。余时以法门昆弟。预闻其论。曰。今之学者。未脱生死。病在什么处。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为师者之罪也。如汉高帝。绐韩信而杀之。信虽曰死。其心果死乎。古之学者。言下脱生死。效在什么处。在偷心已死。然非学者自能尔。实为师者。钳锤妙密也。如梁武帝御大殿。见侯景不动声气。而景之心已枯竭。无馀矣。诸方所说。非不美丽。要之如赵昌𦘕花逼真。非真花也。其指法巧譬。类如此。闲居十五年。天下禅学者。知而亲依之可也。公卿大夫。何自而知。亦争亲近之乎。非雷非霆。而声名常在人耳。何修而臻此哉。平生至诚。恻怛于道而已。政和七年九月十八日。食罢掩房。遣呼以栖首座至。叙说决别。乃起浴更衣。以手指顶。侍者为净发讫。安坐而寂。前十日。自作无生常住真归告铭曰。贤劫第四尊。释迦文佛直下。第四十八世孙惟清。虽从本觉应缘出生。而了缘即空。初无自性。氏族亲里。莫得而详。但以正因一念。为所宗承。是厕释迦之远孙。其号灵源叟。据自了因。所了妙性。无名字中。示称谓耳。亦临济无位真人。傅大士之心王类矣。亦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唯證乃知。馀莫能测者欤。所以六祖问让和尚。什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證否。曰。修證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曰。即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兹盖独标清净法身。以遵教外别传之宗。而拣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然非无报化大功大用。谓若解通报化。而不顿见法身。则滞污染缘。乖护念旨。理必警省耳。夫少室道行。光腾后裔。则有云门偃。奋雄音绝唱于国中。临济玄。振大用大机。于天下。皆得正传。世咸宗奉。惟清望临济。九世祖也。今宗教衰丧。其未尽绝灭者。唯二家微派。斑斑有焉。然名多愧实。顾适当危寄。而朝露身缘。势迫晞坠。因力病释俗从真。叙如上事。以授二三子。吾委息后。当用依禀观究。即不违先圣法门。而自见深益。慎勿随末法所尚。乞空文于有位。求为铭志。张饰说。以浼吾。至嘱至嘱。因自所叙。曰无生常住真归诰。且系之以铭。铭曰。无涯湛海。瞥起一沤。亘乎百年。曷浮曷休。广莫清汉。歘生片云。有无起灭。隐显何分。了兹二者。即见实相。十世古今。始终现量。吾铭此旨。昭示汝曹。泥多佛大。水长船高。公遗言。藏骨石于海会。示生死不与众隔也。门弟子确诚克奉藏之。而增修其旧。不敢违其诫。公赐号佛寿。从枢密邓公。洵武请也。 赞曰。初灵源讣至。读其自作志铭。叹曰。何疾世(或云何疾法之弊)。自珍其道之深乎。收涕为之词曰。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净身忽衰飒。生死鹘崙谁劈破。披露梦中根境法。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障云方增佛日晚。长蹉更失人天眼。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进英,住潭州报慈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克文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偈三首。僧宝正续传·卷第二
禅师名进英。出于罗氏。其先吉州太和人。少孤。性敏慧。龆龀中日诵千馀言。通诗书大义。与群儿嬉游。侮玩之气出其上。亲旧爱敬之。使著逢掖为书生。辄病至与死邻。母泣曰。吾始娠。梦有乘空语曰。儿出家则病有瘳矣。于是击钟梵放。誓于佛前。使依集善寺洞隆为童子。年十八试所习。得度具戒。即欲游方参道。母有难色。于是庵于母室之外。名曰精进。谛味宗师之语。而励精于道。君子称孝悌焉。母殁。心丧三年。去游江淮。一时大宗师多所参扣。晚见真净禅师。闻其夜参。贬剥诸方。以黄檗接临济。云门接洞山机缘。为入道之要。擿其疑处以启问。师恍然大悟。真净密可之。时佛印禅师。名重一时。尤重许可。独以师为俊彦。尝以铁觜呼之。自是丛林想闻其风彩。元祐中。出世长沙之开福。阅十年。殿阁崇成。宗风鼎盛。又五年弃之。北游五台。遍览圣迹。复还庵于梁山。衲子益奔趋之。政和甲午。衡阳道俗。迎居花药之天宁。师于真净之道。力行而博施之。得语言三昧。尝示众曰。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遂趯下一只鞋云。还知遮个消息么。达磨西归时。携提在身畔。又曰。与么上来猛虎出林。与么下去惊蛇入草。不上不下。日轮杲杲。喝一喝云。潇湘江上碧溶溶。出门便是长安道。又曰。山门寂寞无可祗待。诸禅德。夜来思量得一段因缘奇特。准拟今日供养大众。及乎升座。忽然忘却。而今卒作不辨。且望大众。智不责愚。不为怪笑。宣和三年。退归旧庵。虽齿高而精进不替。常中夜礼佛作息饮食。不肯与众背。丛林信其诚。民俗化其教。一节三十年。终始不渝。四年十二月。灭干梁山。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进英。字拙叟。吉州太和罗氏子也。幼孤。母怜之。性慧敏。龆龀中。日诵千馀言。通诗礼大义。与群儿嬉游。侮玩之气出其上。亲旧爱敬之。使著缝掖为书生。辄病至与死邻。母许以出家。寻愈。遂为僧洞隆童子。年十八。试所习得度。受具戒。即欲经行诸方。以观道。报劬劳之德。其母有难色。于是庵于母室之外。名曰精进。士大夫喜其为人。赋诗为赠。极称道之。母殁。心丧三年。修白业为冥福。即游淮海。所至少留。当时号明眼尊宿遍谒之。晚见云庵。闻贬剥诸方。以黄檗接临济。云门接洞山机缘。为入道之要。擿其疑处以启问。师恍然大悟。如桶底脱。佛印禅师。丛林号大宗匠。有盛名。慎许可。独以师为俊彦。师有爽气。喜暴所长。以激后学三十年。一节不移。故佛印。呼为铁喙。初开法长沙之开福。十年之间。殿阁崇成。寻弃之。翩然游五台。遍览圣迹。乃南还。庵梁山。天下衲子益追崇之。政和甲午。衡阳道俗。迎住花药之天宁。劝请皆一时名公卿。师以教外别传之宗授上根。以沤和般若化道俗。老益康强。精进不替。尝中夜礼佛。作息饮食。不肯与众背。丛林信其诚。民人化其教。宣和三年冬。谢事复庵梁山。越明年腊月。示疾蝉蜕。其激扬大事。游泳语言。有三录行世。曰报慈。曰雁峰。曰游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钦叟。哲宗元祐九年以荫登第。历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徽宗时迁起居舍人,言河北边备废弛,宜及时整治,命为河北都转运使。知沧州,治水有方,城赖以全。召拜户部侍郎,复治京师暴水以平。宣和初,忤宰臣王黼,贬知滁州,又历青、潭、杭州。钦宗靖康初,拜相,主和议,止诸道勤王兵。及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被劾罢相。汴京失陷,被逼书名推戴张□昌,遂服药自尽。全宋诗
唐恪(?~一一二七),字钦叟,馀杭(今属浙江)人(《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澹山岩题名》)。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浙江通志》卷一二四),调郴县尉。知榆次。擢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徽宗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未几,命为河北都转运使。出入中外,历知梓州、沧州、扬州、滁州、潭州、杭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进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金人入汴,主和议,割三镇,止诸道勤王兵勿前,为御史所劾,罢相。靖康二年,金人逼立张邦昌,恪署名,仰药而死。《宋史》卷三五二有传。全宋文·卷三○四一
唐恪(?——一一二七),字钦叟,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荫登第,调郴尉,知榆次,累官江东转运判官。大观中,招纳夷人称职,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迎辽使还言事,命为都转运使、加集贤殿修撰,迕中贵人,降知梓州。徙沧州,进龙图阁待制、知扬州。召拜户部侍郎,宣和初,迁尚书。为王黼所陷,罢知滁州。宣和五年召为吏部尚书,徙户部,请外,得知杭州。靖康初,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但无济时大略。次年二月京城失守,金人逼百官立张邦昌,既书名推戴,仰药而死。著有《古今广说》及文集等。见《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本传及《艺文志》五、《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9—1109 【介绍】: 宋汴州人,字立之,号归叟。以荫补承奉郎。平生无他嗜好,唯昼夜读书,手自传录。尝监怀州酒税,寻易冀州籴官,仅数月,投劾归。居城隅小园,啸傲自适。有《王直方诗话》及《归叟集》。全宋诗
王直方(一○六九~一一○九),字立之,号归叟,密县(今属河南)人。棫子。以假承奉郎监怀州酒税,寻易冀州籴官,仅累月,投劾归侍不复出,居汴京凡十五年。徽宗大观三年卒,年四十一。事见《景迂生集》卷一九《王立之墓志铭》。有《诗话》并集,已佚。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先本姓弘,避南唐讳改。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王黼、蔡京用事,拟中立无所附会。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拟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卒谥文宪。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全宋诗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第,一字逸叟世称净智先生。本姓弘,其上世避南唐讳改洪。丹阳(今属江苏)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调忠正军节度推官。徽宗崇宁中为国子博士,出提举利州、福建路学事,通判郓州。历提举京西北、荆南、河北东路学事。宣和中为侍御史,以忤蔡京,出知海州。高宗建炎间为起郎,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以龙图阁待制知温州。复召为礼部尚书兼权吏部。罢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九年(一一三九),再知温州,未几复奉祠。十五年卒,年七十五。有《净智先生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三○五五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季,一字逸叟,学者称净智先生,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本姓弘,其先祖避南唐讳改。登绍圣元年进士甲科。崇宁中为国子博士,历提举利州路、福建路、京西北路、河北东路学事。宣和中为监察御史,进侍御史。时蔡京辈当朝,拟中立不阿,坐事出知桂阳军,改海州。高宗即位,起为中书舍人,以龙图阁待制知温州,入为礼部尚书,迁吏部。绍兴三年罢。起知温州。绍兴十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宪(一作文定)。著有《净智先生集》、《注杜甫诗》二十卷等。见《宋史》卷三八一本传,《嘉定赤城志》卷三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