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1
词典
1
分类词汇
90
共9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分类词汇
(续上)
凶轨
逆眚
张睢阳齿
七国之乱
子路结缨
戒严法
蜂攘
反具
犯上作乱
潢池弄兵
怪力乱神
唱叛
安史之乱
逆芽
巨舋
《漢語大詞典》:
凶轨(凶軌)
谓凶恶的叛乱者。 北魏
高允
《北伐颂》
:“世袭凶轨,背忠食言。招亡聚盗,丑类实繁。”
分類:
凶恶
叛乱
《漢語大詞典》:
逆眚
指叛乱造成的灾难。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发兵助温》
:“万乘鑾舆蒙逆眚,诸藩义旅齐盟。”
分類:
叛乱
造成
灾难
《漢語大詞典》:
张睢阳齿(張睢陽齒)
安禄山 叛乱时, 唐 睢阳 守 张巡 誓死守城,每战大呼,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贼将 尹子奇 谓 巡 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 巡 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子奇 以大刀剔 巡 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见
《旧唐书·张巡传》
。后因以为忠义的典型。 宋
文天祥
《正气歌》
:“为 张睢阳 齿,为 颜常山 舌。”
分類:
安禄山
叛乱
张巡
誓死
死守
《国语辞典》: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
拼音:
qī guó zhī luàn
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的叛乱。参加者计有吴王濞、楚王戊、胶西王卬、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七国,后为周亚夫所平。
分类:
汉景帝
叛乱
参加
吴王
楚王
胶西
济南
胶东
七国
《国语辞典》:
子路结缨(子路结缨)
拼音:
zǐ lù jié yīng
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家宰时,孔悝叛乱,子路不从而遭人攻击,帽带被碰断。子路认为君子至死应始终戴著帽子,遂绑好帽带赴死。见《左传。哀公十五年》。后遂以子路结缨指烈士慷慨就义。
分类:
子路
大夫
叛乱
《国语辞典》:
戒严法(戒严法)
拼音:
jiè yán fǎ
有关国家遇到战争或叛乱时,总统得经行政院会议决议,立法院通过或追认,对于全国或某一地区实施戒严,规定宣告戒严之程序、时间、地域以及军事最高司令官权责等之法律。
分类:
关国
国家
遇到
战争
叛乱
总统
经行
行政
会议
议决
决议
《漢語大詞典》:
蜂攘
旧时比喻叛乱。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 秦 晋 蜂攘, 豫 楚 蚁营。”
分類:
叛乱
《漢語大詞典》:
反具
叛乱所用的物品。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
:“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分類:
叛乱
物品
《國語辭典》:
犯上作乱(犯上作亂)
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对抗朝廷,冒犯尊长。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那黄得功一介武夫,还知报效,俺们倒肯犯上作乱不成。」
分類:
犯上作乱
违抗
尊长
君上
悖逆
叛乱
《國語辭典》:
潢池弄兵
拼音:
huáng chí nòng bīng
比喻人不自量力而发动兵乱。参见「弄兵潢池」条。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然要皆疆臣有以通迫之。」
分類:
叛乱
造反
六章
《國語辭典》:
怪力乱神(怪力亂神)
拼音:
guài lì luàn shén
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违背情理的事。《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晋书。卷九五。艺术传。赞曰》:「怪力乱神,诡时惑世,崇尚弗已,必致流弊。」
分類:
怪异
勇力
叛乱
鬼神
《漢語大詞典》:
唱叛
发动叛乱。 宋
曾巩
《说势》
:“故一夫唱叛而 秦 灭矣,非郡县罪也。”
分類:
发动
叛乱
《國語辭典》:
安史之乱(安史之亂)
拼音:
ān shǐ zhī luàn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分類:
安禄山
史思明
发动
叛乱
《漢語大詞典》:
逆芽
叛乱的征兆。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五:“左都御使 拉布敦 觉其逆芽,欲先发而左右无一兵。”
分類:
叛乱
征兆
《漢語大詞典》:
巨舋
大叛乱。
《
南齐书·始安王遥光传
》
:“遂乃称兵内犯,窃发京畿,自古巨舋,莫斯为甚。”
分類:
叛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