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蠢戾
叛乱;骚动。《后汉书·皇甫规传》:“四年之秋, 戎 丑蠢戾,爰自 西州 ,侵及 涇阳 。” 李贤 注:“蠢,动也。戾,乖也。”《晋书·郭璞传》:“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蠢戾之妖。”
《漢語大詞典》:凶丑(兇醜)
(1).凶恶不善。《后汉书·蔡邕传》:“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2).指凶恶不善之人。《陈书·孔奂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新唐书·郭子仪传》:“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阳平 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兇丑。”《隋书·卫玄传》:“ 文昇 率励义勇,应机响赴,表里奋击,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今则方命师徒,将平兇丑,犹资道力,俾殄梟巢。”
(2).指凶恶不善之人。《陈书·孔奂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新唐书·郭子仪传》:“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阳平 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兇丑。”《隋书·卫玄传》:“ 文昇 率励义勇,应机响赴,表里奋击,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今则方命师徒,将平兇丑,犹资道力,俾殄梟巢。”
《國語辭典》:戡乱(戡亂) 拼音:kān luàn
平定乱事。《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宋。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昔高祖始终用萧何;太宗始终用杜房,故能戡乱定功,卒致太平。」
《漢語大詞典》:狂狡
(1).狂妄狡诈。《汉书·王莽传中》:“今狂狡之虏或妄自称亡汉将军,或称 成帝 子 子舆 ,至犯夷灭,连未止者,此圣恩不蚤絶其萌牙故也。” 晋 郭璞 《省刑疏》:“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蠢戾之妖。”《北史·郭祚传》:“ 萧衍 狂狡,擅断川瀆,役苦人劳,危亡已兆。”
(2).指狂妄狡诈之徒。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伤毁圣人者,狂狡也。”
(3).指叛乱者。《汉书·诸侯王表序》:“亡狂狡之忧,卒折诸 吕 之难, 成太宗 之业者,亦赖之於诸侯也。”《新唐书·魏元忠传》:“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 金 元好问 《秦王擒窦建德降王世充露布》:“南征北怨而俱荷来苏,西被东渐而无思不服,独兹狂狡,犹尔跳梁。” 章炳麟 《安君颂》:“狂狡颠覂,应时就戮。”
(2).指狂妄狡诈之徒。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伤毁圣人者,狂狡也。”
(3).指叛乱者。《汉书·诸侯王表序》:“亡狂狡之忧,卒折诸 吕 之难, 成太宗 之业者,亦赖之於诸侯也。”《新唐书·魏元忠传》:“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 金 元好问 《秦王擒窦建德降王世充露布》:“南征北怨而俱荷来苏,西被东渐而无思不服,独兹狂狡,犹尔跳梁。” 章炳麟 《安君颂》:“狂狡颠覂,应时就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