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受害  拼音:shòu hài
遭受祸害。《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
分類:受害损害
《國語辭典》:中伤(中傷)  拼音:zhòng shāng
1.恶意攻击或陷害他人。《列子。天瑞》:「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受伤。如:「他不幸中伤了。」《三国演义》第五○回:「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
《漢語大詞典》:犯害
(1).受害。庄子·达生:“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避害之心不足以胜其名利之心,以故犯害而不顾。”
(2).侵害。法苑珠林卷二六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吉 所居西北有一山高峻,中多妖魅,犯害居民。”
分類:侵害受害
《國語辭典》:毒龙(毒龍)  拼音:dú lóng
1.凶恶的龙。《太平广记。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龙,狻猊狮子,蝮蠍万计,哮吼拿攫而争前欲搏噬。」
2.比喻存于人心的贪欲妄想。唐。王维 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國語辭典》:活活  拼音:huó huó
在活生生的状态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们到那里出兵,只消几天没有水吃,就活活的要渴死了,那里还能打什么仗!」
《漢語大詞典》:遗患(遺患)
留下祸患,使人受害。史记·项羽本纪:“ 楚 兵罢食尽,此天亡 楚 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宋 苏轼 《石塔寺》诗:“斋厨养若人,无益秖遗患。”
《漢語大詞典》:贻患(貽患)
留下祸患;使受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若夫巢穴以风雨貽患,则大壮以栋宇祛弊。”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从来养虎能貽患,莫怪胡儿解负恩。” 萧乾 《西德的暮秋》:“不然军队会染上任何恶习,贻患本国。”
《國語辭典》:防备(防備)  拼音:fáng bèi
防范、戒备。如:「气象局已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大家要加强防备。」《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西游记》第三二回:「教你们走路时,早晚间防备,你倒转赖在我身上。」
《漢語大詞典》:枉滥(枉濫)
(1).枉法恣肆。《后汉书·左雄传》:“朱紫同色,清浊不分,故使姦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
(2).谓枉错淫滥,使无辜受害。《魏书·高恭之传》:“窃见御史出使,悉受风闻,虽时获罪人,亦不无枉滥。”新五代史·杂传·赵延义:“王者抚天下,当以仁恩德泽,而 汉 法深酷,刑罚枉滥,天下称冤,此其所以亡也。” 宋 范仲淹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转运使提点刑狱,但采其虚声,岂能徧閲其实,故刑罚不中,日有枉滥。”《元典章·刑部二·鞫狱》:“受贿枉法,变乱是非,颠倒轻重,欲使狱无枉滥,其可得乎。”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二:“不问罪之轻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处极刑,枉滥之家,莫敢上诉。”
《漢語大詞典》:贻祸(貽禍)
亦作“ 貽祻 ”。 使受害;留下祸害。新唐书·高宗纪赞:“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此乃一村香火,若触犯之,恐貽祸於百姓。”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卷四:“唯 汉和 、 唐玄 ,古今至愚,乃首假以权,貽祻至毒。” 谢觉哉 《不惑集·〈团结·谦虚·进步〉》:“因此骄傲不只是害了自己,同时也要贻祸人家。”
《國語辭典》:控诉(控訴)  拼音:kòng sù
1.申诉。《金瓶梅》第三八回:「情疏雨雁杳,空教我有情难控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2.非现有常见法律专有名词。在某些法令中,会出现「刑事控诉」、「代位求偿权控诉」等用语。
《漢語大詞典》:堂燕
堂上之燕。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后因以“燕雀处堂”为无远见而受害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休拷!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國語辭典》:圈套  拼音:quān tào
笼络或陷害人的计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落难之人,走入圈套,没奈何了。」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陛下呵,怕孤立终落他圈套。」
《漢語大詞典》:坠渊(墜淵)
落入深渊。谓使陷入困境或受害。 清 赵翼 《浮论》诗:“浮论无稽概可删,坠渊加膝相回环。”《花月痕》第六回:“我们本是凭人搬弄的,爱之加膝,不爱之便要坠渊,又有什么凭据可説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避雠(避讎,避讐)
亦作“避仇2”。亦作“ 避仇 ”。
(1).回避与自己有仇隙的人。荀子·成相:“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讎,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 可谓公矣。”晋书·刘颂李重传论:“至於缘其私议,不平 刘友 ,异夫憎而知善,举不避讐者歟!”
(2).躲避仇人,以免受害。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杀人,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后汉书·马武传:“少时避讎,客居 江夏 。” 唐 韩愈 《东都遇春》:“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瞑。”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闻他避讐 西京 ,不免往彼相访。”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摘菜者:“或云几日前,曾有使来,盖一官人也,避仇至此,仇死故去,不知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