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9,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落实取材
名取赐诗
名取告词
灭虢取虞
镰取
律取倍半
领取春回
留取丹心照汗青
佛类词典
五取蕴
不取正觉愿
不与取
四取
戒取
戒取见
戒取使
《分类字锦》:落实取材(落实取材)
左传》: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
分类:
《分类字锦》:名取赐诗(名取赐诗)
欧阳修《有美堂记》:嘉祐二年,龙图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
分类:堂室
《分类字锦》:名取告词(名取告词)
杨万里《题张季长少卿饰庵诗》:吾友张饰庵,学到贲上白,真贲初无文,至饰亦无色。题下自注:庵名取告词云“学足以自饰”。
分类:庵庐
《漢語大詞典》:灭虢取虞(滅虢取虞)
鲁僖公 五年(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 假道 虞国 ,出师伐 虢国 。灭 虢 后,又回师灭掉 虞国 。后以“灭虢取虞”为典故,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今先定 西蜀 ,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併吞 东吴 ,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骈字类编》:镰取(镰取)
春渚纪闻》见镰刃下。
《分类字锦》:律取倍半
周礼·考工记》:凫氏疏:假令黄钟之律长九寸,以律计身倍半为钟,倍九寸为尺八寸,又取半得四寸半,通二尺二寸半以为钟,馀律亦如是。
分类:
《分类字锦》:领取春回(领取春回)
朱之蕃 木炭诗 送来雪里寒威重,领取春回煖律先。
分类:
《漢語大詞典》: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古代用竹简著书。制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所以用“汗青”指代史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取蕴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著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著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不取正觉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不与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
【佛学常见辞汇】
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之义。
四取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欲取,于色声香味等五尘之境,贪欲取著也。二见取,于五蕴之法妄计取著我见边见等也。三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著修行非理之戒禁也。四我语取,我语者发自我见我慢等我见之所说法,取著于此我见我慢谓之我语取。见佛性论。俱舍论摄百八之烦恼为四取:一欲取,欲界之钝使也,四谛修道五部各有贪瞋痴慢无明之五者,合为二十。四谛各有一疑,合前为二十四。再加十缠,为三十四物。是名欲取。二见取,三界各有十二见,苦谛下有身等五见,集灭二谛下各有邪见见取二者,合前为九,道谛下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者,即为十二见。三界合为三十六见。此中除三界二戒禁取见(即苦谛下与道谛下之二者)之六见,其馀三十见,名为见取。三戒禁取,即前之六见也,又名惑取。四我语取,上二界之钝使也。色界五部下各有贪慢无明三者,三五为十五。四谛下各有一疑,与前成为十九,无色界亦同之,合为三十六。是名我语取。我语者,身我之语也。上界之烦恼,不取于外境,缘身我就身我之语而起烦恼也。此四者总名为取者。以此烦恼能取执内外之法故也。俱舍论二十曰:「能取所有,故立取名。」又曰:「能为依执,故名取。」【又】胜鬘经以四住地之惑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胜鬘经以四住地为四取,故云有漏业为因,四取为缘,生三界内。」【又】婆沙论以驰求四方名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四取者,婆沙云:四方驰求名为四取。」梵Catur-pra%mars/a。
【佛学常见辞汇】
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欲取是贪欲取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之境;见取是妄计取著五蕴之法为我见边见等;戒取是取著执行非理之禁戒;我语取是取著发自我见我慢等之说法。
【三藏法数】
(出佛性论)
〔一、欲取〕,欲即贪欲,取即取著。谓于彼欲界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贪欲取著,故名欲取。
〔二、见取〕,邪心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著,故名见取。(身见者,于五阴等法,妄计为身也。边见者,于断、常二见中,随执一边也。)
〔三、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著成行,故名戒取。如外道鸡狗等戒是也。(鸡狗戒者,外道妄计我身前世从鸡中来,故今学寒鸡独立为行;若妄计从狗中来,即啖粪秽等是也。)
〔四、我语取〕,华严钞云:我见我慢,名为我语。云何此二独名我语?由此二种说有我故。又云:随假言说,起于我执,随执取著,故名我语取。(我见者,于五阴等法中,不了虚假,妄计有我也。我慢者,谓以我为胜,而轻慢于他也。)
戒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戒禁取(参见:。见戒禁)附录。四取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与戒禁取见同。
【佛学次第统编】
言戒取者,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此因最胜,能得清净之果。无利勤苦所依为业,谓牛狗等戒,及投灰、拔发、五热炙身、断绝饮食、乃至虽受佛戒,志求生天作轮王等,皆属戒取所摄。
【三藏法数】
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著成行,故名戒取。如外道鸡狗等戒是也。(鸡狗戒者,外道妄计我身前世从鸡中来,故今学寒鸡独立为行;若妄计从狗中来,即啖粪秽等是也。)
【三藏法数】
谓执邪为道,非因计因。如持鸡狗等戒,以为可得清净解脱是也。(鸡狗等戒者,外道妄计,自谓前世从鸡狗中来,即便独足而立,及啖粪秽以为苦行也。)
戒取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戒禁取见。五见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与戒禁取见同。
【三藏法数】
谓于非戒之中,谬以为戒,强执胜妙,希取进行,是名戒取见。
戒取使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使者烦恼之异名。戒取之烦恼也。五利使之一。三藏法数二十四曰:「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如鸡狗等邪戒以为真戒,取以进行也。由此戒取,驱役心身,流转不息,故名为使。」(鸡戒者学鸡之一足立,狗戒者食粪秽也)。
【三藏法数】
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如鸡狗等邪戒,以为真戒,取以进行也。由此戒取,驱役心神,流转不息,故名为使。(鸡狗戒者,谓外道自计前世从鸡狗中来,今即学鸡一足独立,如狗啖粪秽也。)
【三藏法数】
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鸡狗等邪戒,执为正戒,是为戒取使。(鸡狗戒者,谓外道妄计前世从鸡狗中来,即独立、啖秽,而行苦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