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戒取结
【三藏法数】
谓外道之人,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鸡狗戒等,是名戒取结。(鸡狗戒者,谓外道计自身前世从鸡中来,即便独立等;或计从狗中来,即便啖粪秽等是也。)
【三藏法数】
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取以为戒,即邪戒也。由此邪执,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取摄
【三藏法数】
谓菩萨常以二种摄取众生,一者常以舍心,以财饶益一切众生,令其离于贫穷。二者常以慈悲心,以法饶益一切众生,拔恶邪见,教修正法,是名取摄。
取衣受胎
【三藏法数】
谓如优陀夷共妇出家,分别已久,优陀夷往到妇处,两情欲爱不止,各相发问,欲精污衣,尼得此衣,后即怀胎,是名取衣受胎。(梵语优陀夷,华言出现,日出时生故。)
通取四法体
【三藏法数】
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而为能诠教体也。净名经云:通用四法,为佛教体。是也。
得无所取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心,舍弃一切烦恼,永无所取。如师子王,弃舍所有藏积,悉无所取也。
希取无足
【三藏法数】
菩萨于圣法财,广能积集,希求进取,心不自足;如海导师,于一切财宝,常生希取之心,而未尝自满足也。
一切舍,不取施想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著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戒禁取
【三藏法数】
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离取著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常以智慧观察己身及以外物,皆悉虚幻,不应妄取执著。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及诸财宝,皆当远离。是也。
无希取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法,利乐一切众生,无所希望,离取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