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冬韵》:取镕(取镕)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韵府拾遗 支韵》:取旗
史记李将军传:广为骁骑将军,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韵府拾遗 质韵》:取栗
张籍诗: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韵府拾遗 纸韵》:取被
艺文类聚:殷浩作扬州尹,行日小暮,便命左右取被。仆人问其故,荅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韵府拾遗 队韵》:取戴
春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胡传称伐称取,兼之也。或疑郑人兵力不能取戴,兼三国之师,非矣。
《韵府拾遗 铣韵》:取茧(取茧)
赵孟頫诗: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韵府拾遗 敬韵》:取劲(取劲)
续书谱: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若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
《漢語大詞典》:婪取
犹婪索。《清史稿·陈璸传》:“上曰:‘督抚有以公费请充餉者,朕皆未之允。盖恐准令充餉,即同正项钱粮,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重为民累。’”
《漢語大詞典》:览取(覽取)
揽取。览,通“ 揽 ”。《淮南子·要略》:“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撟掇,浸想宵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