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9,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取镕
取亲
取旗
取栗
取贝
取被
取撮
取戴
取缔
取茧
取劲
诳取
婪取
览取
考取
《韵府拾遗 冬韵》:取镕(取镕)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漢語大詞典》:取亲(取親)
娶妻。 叶圣陶 《某城纪事》:“除了给儿子取亲那一天,这种舒适简直不曾体会过。”
分類:娶妻
《韵府拾遗 支韵》:取旗
史记李将军传:广为骁骑将军,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韵府拾遗 质韵》:取栗
张籍诗: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分类字锦》:取贝(取贝)
汉书食货志:工商能采金、银、铜、连锡、登龟取贝者,皆自占司市钱府,顺时气而取之。
分类:
《韵府拾遗 纸韵》:取被
艺文类聚:殷浩作扬州尹,行日小暮,便命左右取被。仆人问其故,荅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漢語大詞典》:取撮
犹撮合。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
分類:撮合
《韵府拾遗 队韵》:取戴
春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胡传称伐称取,兼之也。或疑郑人兵力不能取戴,兼三国之师,非矣。
《國語辭典》:取缔(取締)  拼音:qǔ dì
行政机关依法令禁止、管理或监督某种违反行政秩序之行为。
《韵府拾遗 铣韵》:取茧(取茧)
赵孟頫诗: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韵府拾遗 敬韵》:取劲(取劲)
续书谱: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若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
《漢語大詞典》:诳取(誑取)
骗取。 明 刘基 《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公奋白廉使 朵儿只班公 ,收所献田民,按问得实状,追所誑取官币一万锭付库。”
分類:骗取
《漢語大詞典》:婪取
犹婪索。清史稿·陈璸传:“上曰:‘督抚有以公费请充餉者,朕皆未之允。盖恐准令充餉,即同正项钱粮,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重为民累。’”
《漢語大詞典》:览取(覽取)
揽取。览,通“ 揽 ”。《淮南子·要略》:“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撟掇,浸想宵类。”
《國語辭典》:考取  拼音:kǎo qǔ
通过测试而获录取。如:「他考取第一志愿,欣喜万分。」也作「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