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囊家  拼音:náng jiā
赌博时主持赌局借钱与人赌博,而从中获利的人。《通俗常言疏證。货财。囊家》引《尘史》:「世之纠率蒱博者,谓之公子家,又谓之囊家。」《通俗编。货财》引未《清博经》:「假借钱物,谓之囊家。」也称为「公子家」、「庄家」。
《漢語大詞典》:鬻言
谓凭借进言谋取利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贾诚以求位,鬻言以干禄,或无丝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
《國語辭典》:唯利是视(唯利是視)  拼音:wéi lì shì shì
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而不顾其他。《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三国志。卷七。吕布等传。评曰》:「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也作「惟利是图」。
《漢語大詞典》:头谷(頭穀)
指借给他人用以索取利息的稻谷。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头穀者,人质贷其穀,加息以偿,至来岁春夏间,除其息,仍以本穀贷。”
《國語辭典》:套利  拼音:tào lì
1.套取利益。如:「善于权谋的人,常会利用各方的冲突与猜疑,而从中套利。」
2.利用汇率与利息的差价,买卖外汇以赚取利润。一般可区分为汇率套利与利息套利两种。
《漢語大詞典》:血国三千(血國三千)
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货殖。’曰:‘蚊。’曰:‘血国三千,使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国者,昔 禹 会 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於 商 周 之世,已渐并之矣,故至 汉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国,而 汉 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盖货殖之人倍取於国,且言其多歟?’ 司马 ( 司马光 )云:‘三千,言其众也。’ 俞 ( 俞樾 )云:‘汉书·王莽传:“ 始建国 四年,授诸侯茅土,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是合诸侯与附城凡三千六百国。血国三千,依 莽 制言之,举成数耳。 杨子 此文,盖亦有讥焉。是时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杨子 因或问货殖而应之曰蚊,又復为此言,若谓彼货殖者,亦犹蚊之为虫,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国三千,彼得国者亦将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邪?……’按 宋 吴 解此,固为曲説。 俞 据 莽 制为释,亦紆回难通。 温公 谓三千言其众,是也。”
《漢語大詞典》:销赃(銷贜)
犯罪分子出售其犯罪所得的财物。亦指收买、变造或代为销售赃物取利的行为。
《国语辞典》:昧心取利  拼音:mèi xīn qǔ lì
违背良心,图取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卫朝奉平素是个极刻剥的人,初到南京时,只是一个小小解铺,他却有百般的昧心取利之法。」
《国语辞典》:商业影片(商业影片)  拼音:shāng yè yǐng piàn
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所拍摄的影片。为迎合一般观众,此类影片大多充满娱乐性趣味,较不重视艺术价值。
《国语辞典》:开场抽头(开场抽头)  拼音:kāi cháng chōu tóu
开设赌场并从中抽取利益。如:「他企图开场抽头,而遭警察逮捕。」
《国语辞典》:虎口换珍珠(虎口换珍珠)  拼音:hǔ kǒu huàn zhēn zhū
比喻冒险求取利益。明。龙子犹《杀狗记》第六出:「安享荣华,岂不念祖宗觅利艰辛,千重水面,虎口换出珍珠。」
《国语辞典》:争名逐利(争名逐利)  拼音:zhēng míng zhú lì
追逐名声、争取利益。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名利是图。《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青莲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打背弓  拼音:dǎ bèi gōng
私下从中谋取利益。参见「打背公」条。《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还有奶奶们托著买人事,请先生,常是十来两银子来打背弓。」
《国语辞典》:抱揽(抱揽)  拼音:bào lǎn
专权负责抱持权势,并从其中获取利益。《金瓶梅》第一七回:「此人专在县中抱揽说事,举放私债,家中挑贩人口。」
《國語辭典》:子母相权(子母相權)  拼音:zǐ mǔ xiāng quán
货币轻重相权后,即以一种为标准,定出其他货币的交换率。引申为互相调剂。《元史。卷一四。世祖本纪一一》:「以至元宝钞一贯文当中统交钞五贯文,子母相权,要在新者无冗,旧者无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