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
典故
2
词典
2
分类词汇
11
其它
7
分类词汇
夷齐
夷叔
二墨
西山饿夫
采薇
首阳
孤竹
扣马
薇歌
孤竹庙
求仁得仁
《國語辭典》:
夷齐(夷齊)
拼音:
yí qí
伯夷与叔齐。《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夷齐耻周而远饿,文武不以卑。」
分類:
伯夷
叔齐
《漢語大詞典》:
夷叔
伯夷 、 叔齐 的并称。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 伯楚 名 彭 ,清拟 夷 叔 ,政则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晋
陶潜
《饮酒》
诗之二:“积善云有报,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
诗之五:“空谤 齐景 非,徒称 夷 叔 贤。”
分類:
伯夷
叔齐
《漢語大詞典》:
夷叔
伯夷 、 叔齐 的并称。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 伯楚 名 彭 ,清拟 夷 叔 ,政则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晋
陶潜
《饮酒》
诗之二:“积善云有报,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
诗之五:“空谤 齐景 非,徒称 夷 叔 贤。”
分類:
伯夷
叔齐
《漢語大詞典》:
二墨
指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 孤竹 ,古国名,氏 墨胎 ,故称。 元
欧阳玄
《万竿烟雨图》
诗:“森森万木种清和,奈此菲微烟雨何?千古 首阳 宗二 墨 ,清风又佀不须多。”
分類:
孤竹君
孤竹
二子
伯夷
叔齐
古国
《國語辭典》:
西山饿夫(西山餓夫)
拼音:
xī shān è fū
商朝末年,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二人闻西伯昌善养老而逃至周。值武王伐商,二人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见《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后以西山饿夫代指伯夷、叔齐。《梁书。卷四○。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世。」唐。
刘轲
重与陆宾虞书
:「不然,则东国绌臣,西山饿夫,微仲尼,何伤为展季、伯夷矣。」
分類:
伯夷
叔齐
《國語辭典》:
采薇
拼音:
cǎi wéi
1.相传殷商遗民伯夷、叔齐于武王克殷之后,义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临终作〈采薇歌〉以申其志。见《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后借指隐居山林。三国魏。
嵇康
幽愤诗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将人浪品题,惹得他长歌忆采薇。」也作「采薇」。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采薇,遣戍役也。」首章二句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國語辭典》:
采薇(採薇)
拼音:
cǎi wéi
比喻隐居山林。参见「采薇」条。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
:「当年汉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商山,不见采薇之老。」
分類:
亡国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叔齐
反对
周武王
篇名
指归
归隐
隐遁
调遣
士卒
《漢語大詞典》:
首阳(首陽)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
《诗·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
《
论语·季氏
》
:“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
史记·伯夷列传
》
:“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
《
论语
》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
分類:
山名
一称
伯夷
叔齐
《國語辭典》:
孤竹
拼音:
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汉。张衡〈
东京赋
〉:「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乐器名,吹管乐器。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作定律或调律之用。晋。
张协
〈
七命
〉:「吹孤竹,拊云和。」
3.复姓。
分類:
复姓
独生
竹的一种
乐曲
管乐器
孤竹
河北
伯夷
叔齐
《國語辭典》:
扣马(扣馬)
拼音:
kòu mǎ
拉住马,不使前进。《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什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扣马而谏曰:『风势如此,怎生□□我势,有言可战者,又可斩也。』」也作「叩马」。
分類:
不使
伯夷
周武王
叔齐
裴骃
《國語辭典》:
叩马(叩馬)
拼音:
kòu mǎ
拉住马,不使前进。《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也作「扣马」。
分類:
勒住
忠言
直谏
举动
《漢語大詞典》:
薇歌
古代 孤竹君 之二子 伯夷 、 叔齐 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 ,采薇而食。饿且死,作
《采薇之歌》
。事见
《
史记·伯夷列传
》
。 金 段成己
《蒲川八咏·首阳晴雪》
:“
《薇歌》
一曲对 西山 ,万古清愁老翠峦。望断空巖人不见,光摇银海玉峰閒。”
分類: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叔齐
不食
《漢語大詞典》:
孤竹庙(孤竹廟)
即 伯夷 叔齐 庙。 前蜀
韦庄
《鹧鸪》
诗:“ 孤竹庙 前啼暮雨, 汨罗祠 畔弔残暉。”参见“ 孤竹 ”。
分類:
伯夷
叔齐
《國語辭典》:
孤竹
拼音:
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汉。张衡〈
东京赋
〉:「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乐器名,吹管乐器。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作定律或调律之用。晋。
张协
〈
七命
〉:「吹孤竹,拊云和。」
3.复姓。
分類:
复姓
独生
竹的一种
乐曲
管乐器
孤竹
河北
伯夷
叔齐
《國語辭典》:
求仁得仁
拼音:
qiú rén dé rén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指如愿以偿。唐。
白居易
答户部崔侍郎书
:「退思此语,抚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分類:
伯夷
叔齐
让国
终于
饿死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