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际(髮際)  拼音:fǎ jì
发间。如:「她在发际插了一朵花。」
《國語辭典》:犀角  拼音:xī jiǎo
1.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所组成,坚硬细致,可入药,具有强心、解热、去毒、止血的功效。亦可用来制做图章或其他器物。
2.额头上隆起的骨。传说为贵人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绝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國語辭典》:广长舌(廣長舌)  拼音:guǎng cháng shé
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陀的舌叶广长,覆盖到发际。佛教传说,佛陀在过去世中,能自修十善业,见他人修,心生欢喜赞叹。悲悯众生,教导正法,而有此特徵。后人遂用来比喻善说教法。《妙法莲花经》卷六:「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宋。朱熹 后洞山口晚赋诗:「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漢語大詞典》:伏犀
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 固 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唐 李贤 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髮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 马侍御 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
《漢語大詞典》:风府(風府)
人体经穴名。位于项中正线,入后发际一寸。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中风等。《素问·疟论》:“ 岐伯 曰:‘邪气客於风府,循膂而下。’” 王冰 注:“风府,穴名,在项上入髮际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内宛宛中也。”
《漢語大詞典》:哑门(瘂門)
穴位名。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阴维脉穴歌》:“风府、瘂门此二穴,项后入髮是其根。”
《国语辞典》:刮头(刮头)  拼音:guā tóu
剔除发际的污泥。
《漢語大詞典》:金气通(金氣通)
一种黄金首饰。插于髻中,可使空气流入发际。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金气通》:“金气通,妇女之饰於首者也。 光绪 初, 上海 盛行之。似簪而中空,两端贯气以达。横於髻,可使空气输入髮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