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5
词典
1
分类词汇
34
共34,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顶发
流递
垫发
烟瘴
遣发
刺配
充军
配流
配隶
配役
配军
断配
黥配
流配
问发
《漢語大詞典》:
顶发(頂髮)
犹发配。
《
儿女英雄传
》
第四十回:“再説,他好好儿的作着个文官儿,怎么又给个辖呢?这不顶发了他了吗?这可坑死我了!”
头发。
《
国语·齐语
》
“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三国 吴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言次列顶髮之白黑,使长幼有等,以为治民之经纪。”
分類:
头发
发配
《國語辭典》:
流递(流遞)
拼音:
liú dì
将罪犯流放到远方。《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目止剑士,为之跪请,得流递冷山。流递,犹编窜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著你三千里外该流递。」也作「递流」。
分類:
流放
佛教
生死
发配
展转
转轮
轮回
《國語辭典》:
垫发(墊發)
拼音:
diàn fā
1.发配、放逐。《金瓶梅》第一五回:「后次他小叔武松东京回来告状,误打死了皂隶李外传,被大官人垫发充军去了。如今一二年不见出来。」
2.垫补发给。如:「年关将近,先将这笔款项拿来垫发员工的年终奖金吧!」《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说将他外公垫发过的一千两银子,交与梁生自己持进京来。」
分類:
发配
《國語辭典》:
烟瘴(煙瘴)
拼音:
yān zhàng
1.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2.古代将重犯发配边地充军的刑罚。《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明之充军,义主实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
分類:
瘴气
地面
深山
丛林
南边
蒸发
发出
边远
远地
地区
湿热
雾气
发配
重犯
《國語辭典》:
遣发(遣發)
拼音:
qiǎn fā
遣还发送。《红楼梦》第五八回:「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
分類:
遣发
排遣
发送
送亲
流放
派遣
遣散
送葬
起程
打发
发配
送嫁
嫁妆
出发
《國語辭典》:
遣散
拼音:
qiǎn sàn
解散。《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大头听见这话,犹同青天里打下了一个顶心雷,也无心去找二虎打架了。把些跟人遣散了,忙同他跑到衙门,要想找李大爷问问端的。」也作「散遣」。
分類:
遣散
释放
解散
《國語辭典》:
刺配
拼音:
cì pèi
古代在罪犯脸上刺字,并送往远方充军。《宋史。卷二○一。刑法志三》:「至于劓、墨,则用刺配之法。」《金瓶梅》第一○回:「只把武松免死,问了个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军。」
分類:
刑罚
犯人
人面
面部
刺字
发配
边远
远地
地区
《國語辭典》:
充军(充軍)
拼音:
chōng jūn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分類:
充军
入伍
当兵
刑法
罪犯
发配
边远
远地
服役
《國語辭典》:
配流
拼音:
pèi liú
将罪犯发配流放到偏远地方。也作「流配」。
分類:
罪人
发配
流放
远地
《國語辭典》:
配隶(配隸)
拼音:
pèi lì
分属。《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是以李势初平,割此三郡配隶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分類:
流放
隶属
犯人
发配
服役
《漢語大詞典》:
配役
发配罪人从事苦役。
《元典章·刑部七·凡奸》
:“今后姦夫姦妇初犯,依在先体例断放,若是再犯,刺面配役。”
分類:
发配
罪人
人从
从事
苦役
《國語辭典》:
配军(配軍)
拼音:
pèi jūn
被处流刑,发配充军的罪犯。《水浒传》第九回:「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你两个配军,自不小心,不知得了多少钱财,买放了要紧人犯,却来图赖我。」
分類:
流刑
发配
戍边
军卒
《國語辭典》:
断配(斷配)
拼音:
duàn pèi
犯人被判罪发配外地服刑。《水浒传》第九回:「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分類:
判决
决罪
罪犯
发配
外地
服役
《漢語大詞典》:
黥配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宋
王铚
《
默记
》
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 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明
焦竑
《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
》
:“ 淳熙 十一年, 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分類:
刑罚
犯人
脸上
上刺
刺字
并发
发配
边远
《國語辭典》:
流配
拼音:
liú pèi
将罪犯发放到偏远地方。《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开皇已来流配,悉放还乡。」《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贬降者叙复,流配者释放。」也作「配流」。
分類:
流配
犯人
被发
发配
远地
边远
《漢語大詞典》:
问发(問發)
判决发配。 明
何良俊
《
四友斋丛说·史八
》
:“令被害人捧牌告首,官即参奏革职,皂隶问发边卫充军,庶可以少息此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
:“杂徒罪以下,纳赎者称问结,发配充军为民者,称问发。”
分類:
判决
发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