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蒙(發蒙)  拼音:fā méng
1.启发蒙昧。《易经。蒙卦。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2.旧时指教儿童开始识字读书。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发蒙师》:「或谓童稚发蒙之师,不必妙选,然先入者为之主,亦岂宜阔略。」
《国语辞典》:旷若发蒙(旷若发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比喻人从昏蒙的状态而豁然通晓。参见「旷若发矇」条。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忽奉手笔,旷若发蒙。」
《國語辭典》:发蒙振落(發蒙振落)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揭去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下树枝上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漢語大詞典》:发蒙解缚(發蒙解縛)
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明 唐顺之 《与顾箬溪书》:“某閒居多暇,亦时留意於数艺……其会意处,既恨不得即与明公相印证;其齟齬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漢語大詞典》:发蒙启蔽(發蒙啓蔽)
启发蒙昧。 明 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漢語大詞典》:发蒙启滞(發蒙啓滯)
启发蒙昧,开通阻塞。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於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
《漢語大詞典》:发蒙振槁(發蒙振槁)
同“ 发蒙振落 ”。 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漢語大詞典》:发蒙振聩(發矇振聵)
使盲人也能看见,聋人也能听见。比喻言论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奋的作用。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余大先生 道:‘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矇振聵。’”
《漢語大詞典》:击蒙(擊蒙)
发蒙;启蒙。易·蒙:“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王弼 注:“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击,一本作“ 繫 ”。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明 宋濂 《育王禅师裕公三会语录序》:“其言之也,欲击蒙於当时,其传之也,将泽物於后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独以击蒙讲武之学隶政官者,由强迫教育为在官所有事。”
《漢語大詞典》:彪蒙
发蒙;启蒙。语出易·蒙:“苞蒙,吉。” 陆德明 释文引 郑玄 曰:“苞,当作彪。彪,文也。”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彪蒙之用,斯在扬搉大端,令知古今进化之轨而已。”
分類:发蒙启蒙
《漢語大詞典》:讲蒙(講蒙)
讲解发蒙。 明 鹿善继 《为杜氏诸生送王邑侯之南仪部序》:“夫官,忙人也。令,忙官也。而 范阳 又称忙地,公何自得閒与诸生讲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