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发天阴(发天阴)  拼音:fā tiān yīn
天阴时即发病。《西游记》第五五回:「如今还有些麻痒,只恐发天阴,也烦治治。」
《国语辞典》:病兆  拼音:bìng zhào
发病的迹象。如:「她咳嗽、喉咙痛,已有感冒的病兆了。」《歧路灯》第三三回:「绍闻道:『娘说的也是,但不知他依不依。』无情无绪,自回东楼安歇。慧娘已有病兆,一夕无活。」
分类:发病迹象
《漢語大詞典》:子午痧
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
《国语辞典》:皮水  拼音:pí shuǐ
中医称一种水肿的症候类型,主要现象为发病缓慢,全身性浮肿。多由于脾虚湿盛,水溢皮肤所致。
《国语辞典》:躁郁症(躁郁症)  拼音:zào yù zhèng
病名。为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病人发病时情绪可由高度忧郁转变为极端兴奋,忧郁期患者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失眠、记忆减退,严重时甚至可能自杀。转入躁狂期,病人即刻变得激动兴奋,常有攻击行为,又有誇大妄想,严重时可能做出极端暴力行为。此两期可能混合存在或交替出现。
《国语辞典》:自闭症(自闭症)  拼音:zì bì zhèng
正式诊断名称为「自闭症类群障碍」。在儿童期发病,主要病理特徵为社交沟通与社交互动缺陷、以及局限且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患者缺乏与现实环境接触的能力与兴趣,语言能力可能有缺陷。此病原因不明,尚无根治方法,早期治疗则部分疗效很好。
《漢語大詞典》:辨证论治
中医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同‘症’)。
《國語辭典》:潜伏期(潛伏期)  拼音:qián fú qí
接触致病原(包括微生物、化学制剂、辐射等)至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或徵候之间的一段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不到一天,或者长达数十年。
《國語辭典》:实症(實症)  拼音:shí zhèng
中医通常指病邪亢盛。如急性热病高烧、口渴、烦躁、无汗、便秘、苔黄乾燥、胸腹胀满、脉实有力等,或体内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症状。也作「实證」。
《國語辭典》:乳腺炎  拼音:rǔ xiàn yán
病名。为乳部感染细菌而生疮,病状为乳肿、痛、红、硬等,严重则发生坏疽。多发生在产妇哺乳期的头二周内。也称为「乳疮」。